2025年8月18日外交部长王毅抵达新德里,开始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中国外长三年多来首次踏上印度的土地。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普通的高层互访,但明眼人都知道背后牵扯的是边境是战是和的大问题,也是中印关系未来走向的关键考验。
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中印关系就一直处在低谷。那一夜的石头与棍棒,让两国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互信荡然无存。
五年过去了,边境虽然没有再发生大规模流血,但紧张氛围始终像乌云一样悬在喜马拉雅山上。王毅此行既是外交突破,也是一次试探。
这次访问有两个重点,印度必须给出清楚的交代。
第一件事就是就是边境问题。
议题可能会包括边境管控、减少军事部署、恢复贸易往来,这些表面上的关键词其实指向的只有一个。到底是要继续对抗,还是要想办法缓和?
过去几年中印边境几乎成了军事博弈场,双方不仅在实控线加派部队,还不断修路、修桥,甚至连无人机都飞到对方头顶。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安全压力,对印度来说更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边境贸易的停滞让印控区的百姓苦不堪言。
以前尼泊尔和不丹的物资很多是经由中印边境流动,如今因为对峙,物价飞涨,很多小商贩生意一落千丈。可以说边境问题不解决,最受伤的其实是普通人。
王毅此行的重点就是要求印度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不是光嘴上说要缓和。而是要把多出来的部队撤下去,把该开放的口岸重新打开,把已经停了几年的边贸恢复起来,这才是真正的交代。
如果印度继续打太极只说不做,那中印关系就很难翻篇。毕竟中国不可能在边境安全上妥协。
第二件事关于印度总理莫迪将在8月31日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的态度。
这是莫迪时隔7年再次访华,对中印关系来说这几乎是一个重启的机会。
要知道自从中印交恶以来,莫迪几乎把全部赌注都押在美国身上。可结果呢?美国在嘴上喊印太战略伙伴,实际上却给印度狠狠补了一刀。
这次美国对印度一共加征了50%关税,其实就是“杀鸡儆猴”,美国的理由是印度买俄罗斯的石油。
可问题是中国买得比印度更多,印度日均进口俄罗斯石油约175万桶,中国也达到了约200万桶,美国怎么就不敢对中国动手?
因为美国想挑拨离间,它知道对中国打压的空间有限,中国随便拿出一个稀土就能给美国卡脖子,美国只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下手。
而对印度就不一样了,印度2024财年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775亿美元,美国是印度几个重点产业的关键市场。
印度商品很多都严重依赖对美国的出口,比如药品、珍珠和宝石、石油产品、电信仪器、成衣等等,占对美出口总额的40%。
其他的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还有纱线、海产品和电子产品等等,特朗普很讨厌印度巨大的贸易逆差,他就用俄罗斯石油来敲打。
美国这是希望印度彻底被自己所控制,同时来制造中印矛盾。
但中国没有上这个当,北京没有借机落井下石反而伸出了橄榄枝。王毅此行就是要告诉印度,我们并不是敌人,如果想要缓和我们愿意配合。
这就给了莫迪一个台阶,毕竟印度的经济增长最近越来越乏力,靠美国市场已经难以独撑。
现在美方突然加税50%简直是要了命,莫迪需要新的出路,而上合组织就是一个平台。
王毅外长访印不仅是外交安排,更是提前沟通。如果莫迪月底访华,至少要保证双方氛围良好,不至于闹僵。换句话说印度要在天津之前,先给中国一个交代。
走到今天中印为何要重新对话?其实中印关系的复杂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两国有相似的体量,但却缺乏真正的互信。过去几十年虽然在金砖、上合等多边场合能坐在一张桌子上,但一到边境就像是两个刺猬,谁也不肯退一步。
但现实正在倒逼双方必须沟通,对中国来说稳定周边才有更多精力应对外部压力。中美博弈已经够复杂了,如果边境还长期紧绷,对经济发展和国际布局都是麻烦。
对印度来说问题更现实,经济增长放缓、产业升级受阻、外贸过度依赖美国。
美国这样背刺印度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印度根本没有足够的替代选项,而中国恰恰能提供这种选择。
中印如果继续对抗可能会两败俱伤,如果找到合作点,至少能让彼此都喘口气。
问题是印度能不能理解这一点?
一方面印度的确想多元化,不愿意完全绑在美国战车上;另一方面印度的政治精英又有着根深蒂固的对华警惕。
尤其边境问题就像一根随时可能爆炸的导火索,让印方总是犹豫不决。现在摆在莫迪面前的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难题。
不过印度也在渐渐放宽一些政策,包括对中国重新开放旅游签证,还计划9月恢复中断5年的直航。
可是印度这做法被诟病是虚情假意,因为恢复的旅游签证仅限北京、上海、广州大使馆办理,还要给保证金十万元。
中印关系能不能改善,不仅取决于王毅在外交场合怎么谈,更取决于印度能不能真正从长远利益出发,而不是被短期的政治算计绑架。
结语:
王毅这趟访印其实就是一次试探,看看印度是否愿意诚实地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边境问题。能不能真正缓和下来不是嘴上说好、背后继续加兵。
第二,莫迪来天津到底是来合作的,还是只是走个过场?
这两个问题决定了中印关系接下来的方向要么是战、要么是和。现在选择权在印度手里。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
环球时报2025-08-19深入沟通边界问题,延续关系改善势头,中国外长访印3天引多方关注
第一财经2025-08-07《美对印关税战升级至50%!印美“硬碰硬”,是为了石油还是贸易逆差?》
中国经济网2025-08-07《印度推动石油进口多元化》
2025-08-20 21:29·长江新闻号《中印达成一系列共识和成果 释放哪些信号?》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