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将南亚之行最后一站,放在了巴基斯坦。老朋友见面分外亲切,氛围异常融洽,现场流出的一张图,更是意味深长。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8月21日当天,结束对阿富汗的访问后,王毅外长马不停蹄转道巴基斯坦,开启为期3天的访问。当天下午,巴副总理兼外长亲自在机场迎接。
王毅外长和巴总理夏巴兹
这是王毅外长近3年来,第二次访巴,倒是巴外长今年已三次访华,双方还多次在其他场合会晤,也算是老朋友了。二人一见面,巴外长就称呼王毅外长为“亲切的朋友”,还热情拥抱并握手,气氛相当融洽。
在外交活动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通常具有重要意义。王毅外长先去印度,再去阿富汗,最后巴基斯坦压轴,单从行程安排上,就可以看出中方对巴基斯坦的重视。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与巴总理夏巴兹会谈之后,王毅外长与对方肩并肩、手牵手一同离开会场。这样一个亲密而自然的肢体动作,超越了常见的外交礼节,是中方之前从未有过的。单单这一幕,无需多言,足以让外界知晓,中巴关系非同寻常。
这段时间,南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美国对印度加征50%重税,美印关系急剧恶化,中印关系则大幅回暖,本月底印度总理莫迪还将访华,下个月或将恢复直航。王毅访问印度期间,中方还同意暂时恢复对印度稀土、化肥和盾构机等产品的出口,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信号。
美巴关系突飞猛进
另一边,美国也在拉近与巴基斯坦的距离,不仅邀请巴陆军元帅两度访美,双方签了石油开采的协议,美国还把俾路支列为了恐怖组织,整个此消彼长。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种变化既是机会,也带来了不少纠结。最近几个月,他们在跟美国保持来往的同时,也明显加大了跟中国高层的沟通频率,就是希望在变化中,获得最大利益。
而王毅外长这次来,就是想告诉巴方,中巴关系不会受任何第三方因素干扰或影响。巴方也再次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强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始终信任中国。
从谈话内容来看,王毅这次主要是谈两件事,一是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升级到“2.0版”,二是加强反恐合作,二者有密切关系。
过去几年,巴境内时不时发生针对中国公民、尤其是“一带一路”项目人员的恐怖袭击,给两国合作蒙上了阴影。要想长远发展,安全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没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任何合作都很难持续推进。
王毅会见巴陆军元帅穆尼尔
这一点王毅外长明说了,中方坚定支持巴方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势力,共同为两国合作创造安全有利的环境。巴总理也重申,巴方高度重视保护中国在巴人员和项目安全,将全力以赴采取所有必要措施。这不仅是对关切的回应,更是一种郑重的承诺。
除此之外,王毅外长还会见了巴陆军元帅穆尼尔。前段时间,穆尼尔两度访美,外媒频频炒作说“巴方要转向西方”,还有人恶意解读中巴关系生变。但现在中巴高层不但见了面,还一起规划了未来的合作,这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其实,中方把巴基斯坦安排在最后一站,可能还有另一层考虑。之前在阿富汗谈的各种议题,比如经济合作、反恐安全、一带一路对接等,最后很多都要跟巴基斯坦协同推进。只有通过巴基斯坦,这些议题才能真正串起来、落到实处。所以最后到巴基斯坦,也是给这趟南亚之行一个圆满的收尾。
中巴完全信任
再说了,如果先访问巴基斯坦再去阿富汗,那中巴之间谈的一些共识或敏感内容,可能在后续行程中被提到,这也是中方不太希望的。
总而言之,王毅外长将巴基斯坦作为此行的最后一站,绝不是因为它不重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太重要了”,才让它压轴,足见其分量之重。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