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被吹上天的越南,是如何迎来至暗时刻的?东南亚新格局逐渐形成

乖巧雪梨gRnf2 · 前天 14:28
十年前,越南一度成为世界资本追逐的焦点。在很多经济学者和国际舆论看来,这个东南亚小国随时可能复制中国的崛起节奏。那时,投资人纷至沓来,工厂烟囱林立,GDP增速逼近8%——一切仿佛都在告诉外界:越南,正准备变身亚洲新巨人。
1.jpeg

而现如今,2025年已近,越南的处境却令人大跌眼镜。面对美国关税的强力施压,以及中美之间激烈的战略竞争,这个曾被视为“东南亚明星”的国家,却日益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竹子外交”口号下的灵活周旋,也未能彻底改变其被大国力量撕扯的现状。为什么越南会从资本宠儿一步步滑落为博弈的棋子?我们得把视野拉长,透视这个国家自身命运的曲折流变。
【历史纠葛:外力与分裂并行】
2.jpeg

要真正看懂今天的越南,一定绕不开它历史上长达数百年的国家分裂与外部干预。从16世纪起,越南表面归属于黎氏王朝,但实质上却长期处于内耗不断的割据状态。郑氏和阮氏家族在南北两地明争暗斗,各自为政。
阮氏一支因得葡萄牙武器和通商便利,逐渐崛起。对越南来说,这样“借力打力”的模式,在后世反复上演。阮氏最终依靠法国的全面援助,在1802年成功建立阮朝,也让国号“越南”正式写入历史。但阮朝鼎盛未久,靠外部势力“撑腰”的代价很快显现——法国人在帮助越南扩张领土的同时,也一步步渗透其政治权力和经济命脉。
3.jpeg

有趣的是,阮朝短暂的辉煌背后,是柬埔寨和老挝大片土地被并吞,成为“宗主国”的附庸,这种扩张依赖外援的思维,也为后来的被殖民埋下伏笔。法国人施展老掉牙的“分而治之”,促进了本地各族群矛盾激化,阮朝随即被“扶上马”,又被抽梯子。
19世纪下半叶起,越南的王权一再被欧美列强操弄。法国最终发动武装入侵,把越南变成又一个东南亚殖民地。而到了二战,日本站上越南领土,将傀儡保大帝推上台面。战争后期,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快速壮大,成为反对日本占领的主力。
4.jpeg

1945年,日本战败,北方共产党的政权建立。南方在法国和美国支持下,又搞出了“南越政权”。分裂的越南,仿佛历史怪圈的重演。此后,南北对峙,一度激烈到两派数十年征战,直到1975年美军撤退,北方统一全境,一统天下才算落地。
梳理这些历史脉络,我们会发现:外部势力屡次插手,既是越南分裂的根源,也是其“灵活周旋”基因的起点。
5.jpeg

**外部压力始终主导越南命运的走向,国家自主决策空间极为有限。**
【现实困局:“竹子外交”的两难】
6.jpeg

越南政府近年高调宣扬所谓“竹子外交”——即国家政策像竹子那样外柔内坚,风雨不倒。但多数观察者都清楚,这其实是把以往的骑墙式对外策略换个包装。对美国,越南愿引入先进军备,深度合作;对中国,则高频释放“共同体”信号,试图维持稳定关系。此外,它还邀请俄罗斯参与河内地铁建设,积极向日本寻求智能制造与基础设施升级支持。
这种任凭风吹西东、处处逢源的手法,短视来看确实一度为越南吸引了丰富的资金、技术和国际资源。但问题在于,各大国都在越南留下了各自的深刻印记。根据彭博社今年的一份越南外资统计,外资企业在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本土资本只能在农业和传统手工业挣扎。
7.jpeg

公务员工资长期处于低位。根据《劳动报》2024年4月的数据,越南城市的公务员平均月薪仍在2500元人民币上下,可房价却早已逼近中国三线城市——胡志明市新建住宅普遍超过3万元一平米。和国内“高房价、低薪水”现象极为类似,甚至更糟糕。
越南年轻人想要创业?几乎绕不开外资巨头的控制。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只能涌入巨型服装厂或外企流水线,要么就是回农村种地。失衡的财富分配,让“越南梦”多数时候只属于跨国资本和特权阶层。
8.jpeg

**经济快速增长并未显著改善普通人民的福利,结构性难题愈发突出。**
【“中国班长”难当,产业链依赖未破局】
9.jpeg

欧美的决策层,最近几年曾试图将越南塑造为“中国+1”乃至“中国2.0”。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更是努力加码投资,把越南包装成全球新制造中心。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23年数据,越南成为苹果、三星等大牌电子厂商全球供应网络的重要环节。
但现实却并不如预期顺利。越南电子、纺织等产业的核心原材料、高端设备与关键技术,依赖中国依然非常严重。瑞银2024年5月报告显示,越南自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占其制造业总进口的40%以上。中国成为越南最大的原材料供货方。
10.jpeg

更要命的是,今年美国对越南征收超46%的“超级关税”,直接将其经济前景推向冰点。面对美国的硬招,越南无奈放软身段,表示愿加大购买美国产品来求缓和。据《金融时报》报道,越南已紧急扩增对美大豆和天然气等商品的进口配额。
【邻国新变化:合作地位悄然生变】
11.jpeg

越南的区域影响力也在逐步消蚀。曾经像老挝、柬埔寨这样的“后院”,正加速通往多元化路径。2024年,老挝与越南在电力、矿产资源的互动日益明显,但老挝已不再无条件依赖越南,反而通过引进中资等外部合作方,提升了自身话语权。在湄公河流域,越南的煤炭、电力对老挝反而出现依赖。这种角色转换,直接削弱了越南以往“区域老大哥”的影响力。
柬埔寨近年来也加大与中国、泰国的战略合作,主动寻求政治自主,努力摆脱越南的靠山色彩。据东盟统计署(ASEANStats)2023年年度报告,柬埔寨外贸增长27%,其中越南仅占第六大贸易伙伴,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日本等多国资本。
12.jpeg

【多维风险:内部裂痕与外在变局】
经济层面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越南社会同样在经历深刻分化。一方面,“外向型经济”带来财富,但外资对土地与劳动力的强烈需求加剧了贫富对立。最新的《越南民意调查》(2023年12月)显示,64%的受访者坦言外资主导下的“国家跃迁”仅让顶层受益,大多数底层民众并未体验到福祉提升。
13.png

另一方面,政治层面腐败时有曝光,官员与外资大鳄沆瀣一气的现象相对普遍。各种示威、劳资对立在今年以来屡有发生,引发舆论担忧。
国际方面,则受制于中美之间博弈不断升级。越南被迫在巨头间“左右逢源”。美国希望其站在反华一方——正如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近期报告指出,美国多项高科技转移仍有严格限制。中国也不会允许越南在边境、南海问题上无底线摇摆。俄罗斯、日本等“第三方”期待分羹,但投入有限,更多象征意义。
14.jpeg

**不断试图两边讨好,反而让自身陷于腹背受敌的困局。**
【实操案例:地铁工程背后的博弈】
15.jpeg

以近年河内城市地铁工程为例——表面看,俄罗斯班师回朝,日本提供技术,中国则是设备供货大户。但每一条线路拆解下来,合同细节、供应链组织、融资渠道,皆由多国博弈结果所决定。无法掌控关键链条,结果就是项目推进缓慢、经费持续缺口、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一拖再拖。
权威媒体分析人士评论指出:地铁行业仅是越南发展困局的缩影——一方面要拼速度吸纳外部造血,另一方面却无法摆脱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窘迫。
16.jpeg

【结语:未来路该如何走?】
越南如今既想借力外部出奇制胜,又害怕过度依赖使国家失去主动权。“竹子外交”看似充满弹性,其实在大国夹缝中摇摆不定、时刻承受被牵制的风险。从历史到现实,从外资阴影到内生蜕变,这个国家到了必须突破内外层层枷锁的十字路口。
17.jpeg

**真正的崛起,不可能靠“顺风车”和凌厉的骑墙策略,而是要有敢于直面阵痛的自主创造和社会变革。**
越南的下一个十年,会不会迎来命运逆转?它是继续充当棋子,还是有机会成棋手?这一切,恐怕只有时间能回答。
18.jpeg

声明丨本文数据与案例综合自权威媒体及官方统计报告,具体出处详见文末附图及链接。如有疏漏,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越南
2、百度百科:阮朝
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普京:莫斯科地铁建造公司及俄铁路愿意帮助越南建造地铁
4、观察者网:冯超:想以越南为支点?美国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5、环球时报:越南是西方牵制中国的一张牌 与中国矛盾最多
6、UNCTAD 世界投资报告 2023
7、彭博社—越南制造业数据分析,2024年3月
8、《金融时报》2024年5月越南贸易报道
9、ASEANStats 2023年东盟贸易统计报告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