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俄罗斯用血的教训告诉中国,想要完成祖国统一,美国的话一句别信

映真 · 昨天 23:10
多年来,美国总是在这个敏感议题上插手,俄罗斯的经历就摆在那里,用事实证明,美国的承诺往往是空头支票,不能当真。回想苏联解体前后,美国许下不少好听的话,结果俄罗斯吃亏上当,付出巨大代价。这事提醒我们,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上,绝不能轻信外部势力,尤其是美国的花言巧语。
1.jpeg

西方背弃对苏联承诺

2.jpeg

苏联时期,美国为了推动德国统一,曾向苏联领导人保证北约不会东扩。1990年,美国国务卿贝克对戈尔巴乔夫明确表示,北约辖区不会向东扩展一英寸。这话是为了换取苏联同意德国统一而说的,当时苏联正面临内部经济压力,需要外部缓和来稳定局势。结果,苏联同意了德国统一,可北约从1999年开始东扩,第一波就吸纳了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个国家。2004年,又有七个国家加入,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直接贴近俄罗斯边境。之后,2009年、2017年、2020年、2023年和2024年,北约继续扩张,成员国从12个增加到32个,完全违背了当初的口头保证。
3.jpeg

除了北约东扩,美国还承诺给俄罗斯经济援助。苏联解体后,叶利钦上台,美国表示会提供数百亿美元帮助俄罗斯转型市场经济,缓解民生困难。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时,美国确实给了些援助,但远没达到承诺规模。俄罗斯经济陷入混乱,通胀高企,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工业体系崩盘。叶利钦政府等着援助救急,可美国转头就把重点放在推动俄罗斯私有化上,结果导致俄罗斯寡头崛起,国家资产流失。俄罗斯外债反而增加,经济恢复缓慢。美国这些年还通过制裁打压俄罗斯能源出口,进一步加重俄罗斯负担。
4.jpeg

再看乌克兰危机,美国的作用更明显。2014年,乌克兰东部克里米亚通过公投并入俄罗斯后,俄乌关系紧张。美国一边鼓励乌克兰加入北约,一边推动俄乌签署明斯克协议。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两份协议达成,内容包括停火、撤军和顿巴斯地区自治安排。本来协议是为缓和冲突设计的,可美国签署后就开始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从2014年起,美国向乌克兰输送了大量反坦克导弹和军事装备,总额超过数十亿美元。结果,明斯克协议执行不力,冲突持续升级。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国继续加大援助,承诺的和平调解成了空谈。
5.jpeg

​美国对台湾统一表态

6.jpeg

多年来,美国官员多次表示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美国强调,统一必须通过和平方式,且要尊重台湾民众意愿。其实,这话听着好听,实际加了条件,因为美国一直在支持所谓的“台独”势力。台湾地区所谓的“领导人”赖清德上台后,美国继续提供武器援助,2024年批准多项对台军售,包括导弹和无人机系统,总值数十亿美元。
7.jpeg

​美国国务院多次声明,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但自己却派官员访台,强化美台军事联系。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后,美国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可随后通过《台湾政策法》,加强了对台支持。2023年,美国官员又说支持两岸对话,但拒绝明确反对台独,转而用“不支持台独”搪塞。俄罗斯的教训在这里特别适用,美国对苏联的承诺都没兑现,对中国的和平统一支持又能信几分?
8.jpeg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条件设置让和平统一难实现。要求所有台湾民众同意统一,可美国通过媒体和资金,支持岛内分离思想传播。美国智库报告显示,他们视台湾为印太战略支点,不会轻易放手。俄罗斯外交部多次公开支持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提醒中方警惕美国双重标准。
9.jpeg

​中国需警惕发展实力

10.jpeg

从俄罗斯经历看,中国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吸取教训,不能轻信美国的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弱,军事没跟上,导致北约东扩时无力应对。中国不一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科技实力快速提升。面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我们要清醒,美国说支持和平统一,但条件苛刻,实际是为干预找借口。
11.jpeg

发展自身实力是硬道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海军舰艇数量世界领先,空军装备国产化率高。这让台海威慑力增强,同时我们始终坚持和平统一方针,通过两岸交流,促进经济融合。2024年,两岸贸易额超两千亿美元,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活跃。这说明,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利益。美国想用台湾牵制中国,但中国综合国力上升,让这种企图难成。
12.jpeg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针对台湾问题,我们坚定反对“台独”,但欢迎两岸对话。俄罗斯教训告诉我们,外部承诺靠不住,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实现统一。未来,中国将继续高质量发展,增强军事实力,确保国家安全。
13.jpeg

​总之,俄罗斯的血泪教训摆在那里,我们走自己的路,靠实力说话,和平统一台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