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国为何不军援俄罗斯,背后不得不考虑四大原因,后果太难承受

烟寒若雨 · 昨天 17:30
谁也没想到,预想中的“闪电战”居然打了3年还没完。
俄乌冲突期间,美、英、德、法等全球45个主权国家和“土财主”欧盟,共计向乌克兰提供了近4000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军事援助接近1200亿美元。
它们将先进武器运往乌克兰的同时,还联合起来,各种抵制、制裁俄罗斯。
1.png

俄罗斯虽然付出了巨大牺牲(人员伤亡、武器损耗、经济下滑),前线战事却并不顺利,本土还一度遭到乌克兰反攻。
曾举步维艰的俄罗斯,最终只能向朝鲜寻求帮助。
不少人好奇,中俄合作不是“无上限”吗,那中国为何不向俄罗斯提供军援?
2.png

惊天逆转!中国若下场,俄乌局势将怎样?

俄乌开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数次污蔑中国给俄罗斯军援甚至造谣:如果没有中国支持俄罗斯,战火早已平息。
就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对此深信不疑,还跟着诽谤中伤。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用一句话狠狠打了那些造谣者的脸:“我可以说得直白一些,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那战场局势肯定不是今天这样。”
俄军为什么推进缓慢,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补给跟不上消耗。
3.png

俄乌打到现在,已经成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工业化消耗战。
弹药、无人机、装甲车辆方面···日均5万枚的炮弹消耗,让俄军的库存捉襟见肘。
俄罗斯自身工业能力有限,所需的装备根本不能源源不断的运上战场。
反观乌克兰,它有西方国家作后盾,从2022到2024年,北约累计向乌克兰提供约140万枚炮弹。
4.png

然而,中国仅2023年炮弹产能即达300万枚每年,如果向俄罗斯开放出口,将立刻填补空白。
无人机,俄乌冲突的绝对主角。
要是中国向俄罗斯大规模供应无人机,俄军的侦察、打击能力,早就了得到显著加强。
另外,俄军在战场上暴露了指挥体系僵化、数据链落后等短板,可这却恰好是中国的强项。
5.png

中国只要允许俄罗斯接入北斗系统,乌克兰就会立刻丧失情报优势。
假设中国再向俄罗斯提供些中远程导弹、反导武器、远箱火,那俄军的攻击力将会发生质的改变。
届时,乌军不光难以打进俄罗斯本土,恐怕连基辅都很难守住。
6.png

俄军要是装备了中国武器,怎会对乌克兰装备德国的金牛座导弹如此顾忌。
而且,当中国武器大量出现在俄军中的那一刻,就会瞬间引爆北约的“双线作战恐惧”,迫使其重新评估援乌成本。
中国无需直接参战,仅需展示“随时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就足以迫使北约降低对乌承诺。
7.png

军援俄罗斯,等于给西方递刀子?

“中俄关系唇亡齿寒,俄罗斯倒了,北约就会针对我们”,这样的言论在网络上并不罕见。
许多人认为,不论如何都应该支持俄罗斯,它屹立不倒,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
但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初现至2022年冲突升级,再到2025年持续的外交斡旋,我们的立场都是一贯的: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
而且,我们在各个公开场合都是反复强调:“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8.png

如果我们贸然向俄罗斯提供军援,这就等于自己打自己脸。
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不损害地区和平、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军事援助三原则。
若向俄提供军援,也会违背我们一直坚持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自己的倡议自己都不遵守,肯定会损害国际形象。
9.png

按照《联合国宪章》,未经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属非法行为,而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所以,我国自己的政策原则和《联合国宪章》,是不向俄罗斯提供军援的第一大原因。
至于第二大原因,则是国际压力。
要知道,自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关于中国军援俄罗斯的谣言,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10.png

它们总是想以此为由,向中国发难。
但我国始终保持中立,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再怎么努力,都找不到证据。
如果真的按照某些网友的心意,向俄罗斯提供了军援,那才是真的在给西方国家递刀子。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罗斯遭受的制裁多达上万条。
11.png

俄罗斯虽然用向东转的策略,抵消了部分冲击,但其经济还是在不断下滑,甚至一度出现了卢布崩盘的惨剧。
我们若是直接向俄罗斯军援,必然会进一步恶化与西方的关系。
俄罗斯遭受制裁可以向东转,但我们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品。
12.png

早在2023年,中国与美欧的贸易额就占到了外贸总额的30%以上,对俄提供军援,很可能失去大片海外市场,出口额必然骤降。
最重要的是,西方很可能以支持俄罗斯为由,把中国排除在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之外。
中俄无上限,但并非军事盟友!

北约可能强化在印太的军事部署,甚至台海问题国际化,是中国不能向俄罗斯提供军援的另一大原因。
一旦向俄罗斯提供军援,就会被认定是俄罗斯的军事盟友。
13.png

这对于地缘战略和全球治理的长远布局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周边国家对于中俄军事同盟将会非常忌惮,而这可能会衍生出亚太版北约或促进北约亚太化。
而且,西方国家或许会抓住把柄,拿着台湾问题向大陆施压。
14.png

最后一大原因:美俄并未完全撕裂。
俄乌冲突中,美国和俄罗斯在竭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拜登时期,美国虽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严格控制武器使用范围。
特朗普上台后,与俄罗斯态度暧昧,甚至一度被盟友打上了亲俄标签。
15.png

而且,特朗普极力促成俄乌和谈,即使是损害乌克兰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孤注一掷,必须要维持外交平衡。
当然,中国虽然没有对俄提供军援,但双方的合作一直在升温。
中国通过非军事领域的深度合作,既维护了中俄关系稳定,又避免了自身陷入更大的国际风险。
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将更多依赖经济互补性与多边框架内的协调,而非传统军事同盟模式。
16.png

参考资料:
[1]王思羽.欧亚地区秩序重构进程中的俄乌关系[J].文化纵横,2022,(02):8-11.
[1]新华社评论员.推动中俄关系迈向更加成熟和坚韧的明天[N].新华每日电讯,2025-05-10(001).DOI:10.28870/n.cnki.nxhmr.2025.004027.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