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首页
今日资讯
国际
东南亚
文化艺术
体育
诈骗曝光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发布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联合早报
›
国际
0
0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帝国从来没有神圣过:印巴冲突持续80年,为什么停不下来?
[ 复制链接 ]
KrystleMic
·
5 小时前
打破联盟
有时候你会觉得,历史嘛,就是一团理不清的帐。比如,有人头顶皇冠,有人喊独立,有时候一场仪式,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地下水流翻涌。要说蒙巴顿子爵,当年他走进德里总督府的时候,谁能想到,他来不是给谁加冕,而是给一整个帝国送终。
1947年那个初春的傍晚,德里的天热得有点让人心烦。房间里飘着发酸的釉香,英属印度的精英们三三两两地低头不语,像是来参加一场没人愿提起名称的家宴。蒙巴顿穿了他的军装,勋章闪着微光,但他背上沉甸甸的。他不是来庆祝什么,而是来断送点什么。
说起来,蒙巴顿的家世够显赫,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外孙。女王自己当年都没见过这等局面,她在世时号称“帝国之心”的印度,在蒙巴顿手里已经成为了一个难啃的硬骨头。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英帝国官僚,桌上翻着还没来得及更新的地图本,后知后觉地感受到自己曾紧握的权杖已变成烫手山芋。这一刻,每个人都意识到:一个时代,真要完了。
可蒙巴顿也没得选。二战一结束,别说印度了,整个大英帝国都快喘不上气。财政赤字顶着脑袋撞天花板,维持一个遥远殖民地的成本,成了压塌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老祖宗们打下来的土地,如今却成了包袱,谁心里都打着小算盘。
更别提,印度早就不是铁板一块。国大党、穆斯林联盟,两派的老大尼赫鲁和真纳,看谁都不顺眼——加尔各答的血还没干透,街上每一个脚步声都像瘆人的号角。蒙巴顿初来乍到时,或许真还想着“咱能帮你们和平谈判,大家还是一家亲”。但现实就像路边的烂泥地,分治成了躲不过去的泥潭。
想想那年五月的夜里,蒙巴顿和尼赫鲁还有真纳,几个将权谋写进皱纹里的男人,坐在案前。计划纸上的界线,像外科医生的刀痕。方案刚一公布,各地的土邦主一个个站出来,不是想独立就是琢磨着选边站。560多个土邦,哪家不是后院起火、贪生怕死?某个王爷甚至拉着蒙巴顿的胳膊说,能不能让小地方过几天太平日子?蒙巴顿心想,这场“善后”,怕是得用屋顶下挂的灯绳都打个死结。
表面看,分治让印度、巴基斯坦得以独立。可说到底,这块大陆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所谓的“印度”,不过是英语习惯下的一个地理标签。那些王公土著,或多或少都和伦敦那头的白人打过擦边球,哪能心甘情愿任谁宰割?
蒙巴顿在各个土邦之间来回斡旋,外人听着说“不就是劝劝嘛”,但真要轮到他,每走一地都像是拆炸弹。大王说话像背诗,小王只怕明早自家祖坟被平。谁都知道,这回站错了队,不是断头就是流亡。最终大多数土邦妥协了。合并书签得干干净净,只剩那么几个头铁的,如海德拉巴、克什米尔——这些名字,几十年后照样是南亚地图上翻腾的火药桶。
你要问为啥巴基斯坦好像还挺高兴?简单,土邦独立越多,印度就越分裂,养肥条条蛇,未尝不是自家算盘。可印度那头呢?尼赫鲁拍桌子了——不进联邦,你就是和全印度作对。甚至连“非暴力抵抗”的甘地,都咬着牙说,谁搞独立,就叫全国亿万印度人跟你算账。
这里得插句闲话。你玩过《文明》系列游戏吗?里头的“甘地”硬是能把核弹往人头上砸。据说是Bug,结果变成一代段子。可转眼一想,有时候现实里那些把“和平”挂嘴边的大人物,骨子里可比谁都刚,一旦国家利益临头,手就不会抖。
分治方案执行得飞快,蒙巴顿毕竟是职业军人。三个月里,印巴画好了边界,临时政府开会表决,每个白纸黑字都像是在毛玻璃上刻术,一边是人们的希望,一边是鲜血铺出来的路。到1947年夏天,最后一批英国官员悄悄收拾了箱子,没有多少人流连——家乡再富饶,也救不回一条撑不下去的链子。
可是,故事到这,真就完了吗?其实远没结束。新生的印度,觉得自己继承了大英帝国的“衣钵”,言下之意:这里的地盘,归我。我不是你们的兄弟,我是你们的新爹。巴基斯坦呢,夹缝里呼吸,想多攒点自己人,怕被邻居一口吞了。谁也不肯让步,谁都坚信理在自己这一头。
于是,海德拉巴、克什米尔这样的大块头土邦,很快就成了印巴头脑里的心病。1948年那场“波洛行动”,印度调军队硬生生把海德拉巴收了。民众欢呼,国大党大胜,民族自豪感破表。结果克什米尔呢?印巴打了个两败俱伤,停火之后一东一西对半分。印度人后悔死,巴基斯坦更不甘,几代人下来,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说句玩笑话,印度的“野心”跟体量比,是个低配帝国。它吞土邦、管邻国、隔三差五地搞点指导意见;就拿不丹来说,直到2007年才敢彻底自管外交。表面上风风火火,其实南亚那些被纸面协议“带血线”割开的领地,是一桩桩旧伤疤。每一处金线编织的版图下,都埋着百姓的家史和各自的小命。
有人说,帝国的遗产最毒。克什米尔就是活标本,这里的分割,成了所有南亚人共用的不治之痛。强权割开了土地,却没能把血脉与记忆分个清楚。印巴互相念着对方的坏账,真要谈拢,谁都不敢,第一个认输的人就是千夫所指的败类。
你问蒙巴顿,他会怎么想?或许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位拥勋衔的子爵也会迷惑。毕竟,他在三个月里像补衣缝那样缝合过一个破碎的次大陆,但旧布上的洞不是说补就补得好。他亲手拉下了帝国的重幕,却没法转身再给后世什么真正稳定的未来。旧世界溜走了,新秩序却怎一个割裂了得。
到头来,一个松散的大英帝国变成了两个带着愤怒与不安的南亚国家。旧王公散去,后来人却还要为当年的恩怨买单。印巴分治,谁输?谁赢?谁都没落下好。
历史这个东西,从不喜欢给人善后。哪怕你戴着王冠,千秋史书留名,最终能留下的也许只是下一把钥匙的难题。人们说,帝国的终结常带着血和眼泪。蒙巴顿在退场时,或许已经明白——帝国的余晖很短,遗憾却会在每条国界线上拉开一代又一代的帐幕。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今日资讯
KrystleMic
Rayna is her name but she never really liked that name. I work as an auditing officer but soon my family and i will start our own small business. my webpage; [url=https://riggambling.com/]real online casino[/url]
+关注
71岁成龙,突传喜讯!
61阅读
08-10
泰柬刚刚消停,就有人背刺中国,中方把话说给泰国听,洪森却慌了
81阅读
08-10
71岁成龙,突传喜讯!
80阅读
08-10
71岁成龙,突传喜讯
34阅读
08-10
网友分享当年汶川大地震的亲身经历,惨烈程度远远超出我的认知!
36阅读
08-10
能打全运会却缺席国家队大赛,周琦这操作,到底差在哪?
35阅读
08-10
查看更多
点击回到联合早报首页
首页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