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现役中锋前三的名单一出来,球迷们就炸开了锅。周琦第一、王哲林第二,这俩没啥争议,可杨瀚森排第三,还被说在 NBA 立足比登天还难,这到底靠谱不?先说说周琦,那真是实至名归的第一。不管是在 CBA 赛场还是国际赛事,他在内线的统治力摆在那儿。身高臂展优势明显,防守时像一堵移动的墙,对手想轻松上篮没那么容易;进攻端篮下终结、中距离投篮都有准头,关键时候还能持球策应,这能力在现役中锋里确实没谁能稳压他一头,说句无可争议真不过分。
王哲林排第二也让人服。他的低位单打技术在国内中锋里算顶尖的,脚步灵活,手感细腻,以前在福建队就拿过 CBA 常规赛 MVP。现在上海队不差钱,转会市场上大手大脚引援,队友实力上去了,王哲林肩上的担子能轻不少,说不定真能焕发第二春。想想看,身边有靠谱的帮手拉开空间、分担防守压力,他的得分效率肯定还能涨,上海队冲击总冠军也不是空想。
最有争议的就是杨瀚森了。能在 NBA 选秀首轮 16 号被开拓者选中,说明他肯定有过人之处,潜力被不少人看好。可现实问题也摆在那儿:移动速度慢,快攻根本跟不上节奏,现在 NBA 打小球战术,讲究攻防转换快,这短板太明显;对抗能力也不行,在 CBA 都常被周琦、余嘉豪这些人在篮下压制,到了 NBA,面对那些身强力壮的中锋,怕是更难讨到好;篮板球抢不过,力量也欠缺,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硬伤。
就像之前有个欧洲中锋,选秀时也是高顺位,身体条件不错,可就是不适应 NBA 的快节奏和高强度对抗,打了没几场就被下放到发展联盟,最后灰溜溜回了欧洲联赛。杨瀚森要是不赶紧把这些缺点补上,真可能走老路。至于余嘉豪、刘传兴、李炎哲排 4-6 名,也各有道理。余嘉豪有身高优势,篮下有一定威慑力;刘传兴对抗不错,曾在海外联赛历练过;李炎哲年轻有冲劲,篮板意识还行,就是技术还得打磨。
其实排名只是参考,关键还得看接下来的表现。希望周琦能保持状态,王哲林能抓住机会证明自己,更希望杨瀚森能正视不足,在 NBA 好好磨练,哪怕起点难,只要肯拼,说不定真能闯出一条路来。中国男篮的中锋们多点竞争、多点进步,对国家队来说绝对是好事,未来在国际赛场上也能更有底气。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