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台湾的态度这些年变化挺大的,从过去那种相对克制的惠台政策,到现在直接用行动表明立场,不再惯着那些台独分子的把戏。说起台海中线,这东西本来就是个历史遗留的玩意儿,从来没被大陆正式承认过,只是过去为了顾及两岸交流,给台湾点面子,才没直接捅破这层窗户纸。但从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开始,大陆的回应就越来越硬气,解放军军演直接跨过中线,常态化巡航把这条线一步步废掉。
到了2024年1月30日,民航局直接公告取消M503航线的偏移措施,从2月1日起生效,这航线本来偏移了10公里,现在直接调整回来,等于正式宣告中线不存在了。这不光是航线的事儿,更是大陆对台湾主权的明确宣示,让那些想搞分裂的人慌了神。
M503航线是2015年开通的,当时两岸还有点磋商基础,航线向西偏移避开中线,主要是为了民航便利,从大陆东南沿海飞往台湾或港澳。但台湾当局这些年越来越嚣张,赖清德上台后更是公然宣称台湾独立主权,2024年5月20日就职时还强调两岸互不隶属,这直接挑战大陆底线。大陆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取消偏移后,飞机直接沿原路径飞,节约时间提升效率,对两岸民众出行是好事,但对台独分子来说就是当头一棒。
紧接着,2024年4月19日,大陆又启用W122和W123两条衔接航线,从西向东运行,进一步压缩台湾所谓的空域控制。到了2025年7月6日,W121航线也启用,这些调整层层推进,把中线彻底抹掉。台湾那边跳脚抗议,但没用,大陆的飞机和军机照飞不误。
废掉中线后,台海局势明显进入新阶段。大陆的意图很清楚,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台湾,统一是大势所趋,别再玩那些小把戏。过去大陆对台湾出口有大笔顺差,每年上千亿美元,但从2023年起,顺差开始下降,大陆逐步取消惠台政策,比如减少对台采购,打击那些依赖大陆市场的企业。台湾经济本来就靠出口大陆,现在被卡脖子,日子不好过。
赖清德作为代表,一上台就推动对抗政策,比如恢复军审制度,试图强化内部控制,但这些举动只让两岸关系更紧张。2025年,美国对台湾加征20%关税,赖清德还想谈判缓解,但大陆视之为拖延统一的时间把戏。特朗普上台后,对台政策可能从挺台转向榨台,要收保护费,台湾夹在中美之间,处境尴尬。
国台办在2025年多次发布会中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行使主权,旧的中华民国早已废止,这表述比过去更直接,不再留模糊空间。7月30日的发布会还提到,新台币升值会重创台湾出口,如果台湾沦为外国产品的倾销地,经济会更惨。大陆同时推出便利措施,比如从2025年7月1日起免收台湾首来大陆证件工本费,鼓励交流,但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些政策组合拳,一方面挤压台独空间,一方面拉拢台湾民众,加速统一进程。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预测,大陆可能用三步收复台湾:先经济施压,再军事威慑,最后政治解决。他们认为2025年是起点,解放军会逐步动手。但大陆的做法更稳扎稳打,不急于武统,而是通过废中线、军演、航线调整等,逐步掌控台海。东部战区部署东风-17导弹,海空军力量补充,提升反舰反潜能力,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准备。台湾军方恐慌加剧,士兵士气低落,赖清德下令监控,但大陆战机频繁穿越,舰艇巡弋,让他们无计可施。
两岸统一不是空谈,废中线就是关键拐点。过去台湾靠外部势力撑腰,美国军舰穿越台海想给台独打气,但大陆早就看透这些阴谋,部署反制预案。2025年4月环台军演,解放军包围岛屿,战机从福建起飞,导弹阵地值守,这些行动让台湾明白,任何分裂企图都行不通。赖清德勾结美国,试图过境被拒,还面对经济压力,但他继续台独言论,只会自取灭亡。台湾民众开始反思,生活水平下降,物价上涨,统一后或许能分享大陆发展红利。
大陆的实力在快速增强,台湾不敢推动独立,但大陆的极限施压会常态化。网上舆论从2023年起,揭台湾老底的声音越来越多,台湾人好感率不高,但一旦大陆展示力量,他们的态度会变。棍棒下出孝子,这话糙理不糙,大陆现在下手重一点,是为长远统一铺路。台湾生活质量还有下降空间,物资运入困难,物价高企,统一后生活提升,他们才会真正认同。
台海问题从来不是单纯两岸的事,中美博弈是背景。美国想用台湾打反华牌,但大陆不吃这套,默默扩军,提升战力。2025年国台办展望,推动两岸关系向前,打击台独,扩大交流,深化融合。这些都是实招,废中线后,统一拐点越来越近。台湾回归是必然,少数台独分子勾结外部势力,只会落得民族罪人下场。
2025年两岸动态多,国台办发布会频频释放信号,强调主权管辖,堵死台独文字游戏。台湾想玩模糊战术,没门了。大陆的政策从惠台转向施压,经济上卡脖子,军事上常态巡航。赖清德推动对抗,只会加速台湾衰落。统一大势所趋,两岸融合是出路。
想想台湾历史,从49年后分裂到现在,统一是人心所向。大陆发展快,台湾停滞不前,废中线后,台湾得面对现实。外部势力靠不住,美国特朗普要榨台,台湾成棋子。大陆的导弹、舰艇、飞机,都在告诉他们,别再做梦。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