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安杜里尔在亚太持续扩张市场,新加坡、日本和印度均被纳入“版图”

看航空 · 8 小时前
安杜里尔的亚太扩张,新加坡是新一站
今年3月下旬,在2025年新加坡国防技术峰会举办期间,新加坡国防科技局(DSTA)、新加坡空军(RSAF)和安杜里尔公司宣布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有人—无人协同概念的任务自主性进展”。安杜里尔公司将向新加坡展示人工智能操作平台“点阵”(Lattice)的任务自主能力如何能够支持新加坡空军实现作战效能、杀伤力和威慑力等方面的提升。
1.jpeg

新加坡国防科技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与安杜里尔公司进行线上签约。
就像上篇介绍的,在当前AI技术热潮中,韩国、新加坡、日本等诸多国家已经没有与“头部玩家”竞争的实力,因此,在军用AI技术方面,选择与美国合作是因为“别无选择”。
但“好消息”是,这些国家还有很多美国企业可以选择。
此次,新加坡政府也像韩国HD现代重工那般“多点下注”——除了签约安杜里尔公司的“点阵”外,还同期签下了另一家美国“新军工”企业,护盾AI公司的模块化自主软件平台“蜂巢事业(HivemindEnterprise)”。
2.jpeg

护盾AI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称,公司总裁兼联合创始人布兰登·曾(Brandon Tseng)出席了新加坡国防技术峰会,新加坡空军和国防科技局的人员到访该公司在美国圣地亚哥的办事处。
一个细节是,在新加坡的签约活动中,安杜里尔和护盾AI公司都派出了公司CEO或联合创始人亲自出面,后者更是出席了新加坡国防技术峰会。这凸显了它们对新加坡市场的重视和业务竞争中的角力,就像护盾AI公司联合创始人所言:“新加坡空军是美国出色的合作伙伴,也是东南亚技术最先进的空军之一。”
日本业务进展顺利,快速获得订单
与新加坡政府的合作,是安杜里尔在亚太地区进行业务开拓的最新成果。不过,根据安杜里尔公司的说法,以澳大利亚分公司为跳板,其进军亚太地区取得的第一个里程碑式成果是在日本。
2023年5月底,安杜里尔澳大利亚公司CEO、亚太业务主管大卫·古德里奇出席签约仪式,与日本住友航空系统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和另一家日本知名贸易公司签下三份谅解备忘录(MOU),并表示“将积极寻求机会,为日本防卫省提供安杜里尔的产品”。
3.jpeg

安杜里尔与住商航空系统株式会社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后者的官网介绍,它是住友集团旗下的一家贸易公司,专门从事国防和航空航天工业相关业务,客户包括日本陆上、海上和空中自卫队。
很快,在第二年2024年7月底,安杜里尔官网消息称,与住友航空系统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将为日本海上自卫队(JMSDF)演示“点阵”系统,并在整合和融合JMSDF的数据资源后,验证“点阵”在战役和战术层面提供增强态势感知与决策指挥的优势能力。接下来,在11月中旬,安杜里尔便在东京都新宿区注册成立日本分公司,相关人员招募信息也在各大招聘网站陆续上线。
4.jpeg

2024年7月中旬,安杜里尔公司获9960万美元预算,用于开发美国陆军下一代指挥与控制系统原型。
5.png

安杜里尔已在东京都新宿区注册成立了日本分公司。
日本分公司开张,遴选“懂日本”的人才
今年3月底,安杜里尔日本分公司发布招聘广告,招揽发展部下属的业务拓展(BusinessDevelopment,BD)人才——此举如其在澳大利亚一样,是为了寻觅了解日本政府和日本军方的“知心人”。
招聘条件中包括“至少有10年与日本政府和工业界合作的经验”“能够与日本高级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并维持专业关系”“必须具有与日本防卫省和其他日本政府部门合作的经验以及了解其采购结构和流程”等要求,而工作内容的核心是为公司构思、识别、创造并抓住新的业务机会。
6.jpeg

招聘启事中对业务拓展岗位进行了详细介绍,岗位要求主要包括:作为客户与公司间的桥梁,将客户需求传达给企业内其他团队;成为公司形象大使;要与任务运营团队密切合作,确保产品超越客户期望并满足任务需求;推动产品持续改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和运营环境。
根据领英平台的信息,今年初,帕特里克·霍伦(PatrickHollen)成为了安杜里尔日本分公司的副总裁兼负责人。细数他的履历,他对日本的了解是来自2008—2010年的曼斯菲尔德奖学金计划(MansfieldFellow)。这是一项针对美国联邦雇员的专业发展和国际交流计划。项目遴选了一批美国官员,让其经过深入的语言学习后,在日本政府部门进行了专业实习,通过体验日本文化和语言,成为“真正了解日本的专家”。
7.jpeg

和韩国、新加坡等国一样,日本自卫队需要“点阵”这样有着人工智能属性的软件平台来“赋能”。所以,对于安杜里尔公司来说,日本有着进一步业务拓展的潜力。
2013年,帕特里克·霍伦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海军武官,并任职3年。再之后,帕特里克·霍伦曾任美国海军亚太顾问组主任、国防部下属的导弹防御局(MDA)高级顾问。而后则是标准的美式“旋转门”,霍伦又从军队“跳槽”到防务巨头,在与MDA非常对口的雷神公司的战略导弹防御业务任职5年。
8.jpeg

通过帕特里克·霍伦的领英主页,可以看到他有着漂亮的履历,也可以看到他年初走马上任后,负责安杜里尔的日本业务。
与印企签约,支持美印自主系统联盟
而安杜里尔公司与印度的合作则在今年2月达成。当时安杜里尔公司与印度马恒达集团宣布组成联盟,共同开发和生产自主海事系统、先进的人工智能的反无人机系统(CUAS),以及指挥与控制(C2)软件。
在宣布合作的新闻稿中,安杜里尔公司全球防务主管、高级副总裁格雷格·考斯纳(GregKausner)表示,两家公司强强联手,将为印度市场带来尖端的自主技术,并强调了与印度合作的重要性。
9.jpeg

反无人机系统和AI技术是当前的热门技术,今日的印军亟需这些技术。图为自主拦截器“铁砧”(Anvil),能够通过撞击、动能杀伤来拦截无人机。
虽然,这番言辞听起来有几分空洞和套路化,但相比与韩日新的合作来说,安杜里尔公司此次与印企的合作背后有更强大的政治“背书”——今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在会晤后宣布,将着手成立一个新的自主系统联盟(AutonomousSystemsIndustryAlliance,ASIA),旨在促进海上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的联合开发和生产。安杜里尔与马恒达的合作,就是ASIA联盟的一部分。
安杜里尔公司在日本取得亚太地区的第一个里程碑式成果时,该公司的亚太业务主管大卫·古德里奇曾表示,在进入市场仅16个月后,该公司就与日本签订了首份合同。而今在印度,安杜里尔公司能否会很快复制这样的案例,这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作者 郑宇航)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