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印媒放话:台湾不会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印度将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墨珑甲 · 昨天 20:50
近日随着印度总理莫迪的访华的消息传出,一则两年前言论被广大网友翻了出来。印度的《欧亚时报》曾于2023年6月发表一篇“台湾不会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印度能发挥关键作用”的文章。
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许多人会被这篇文章搞到摸不清头脑,台海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内政,美国佬横插一脚恶心我们就算了,你印度算哪根葱?
然而站在一些历史原因和当时视角来看,印媒的这番言论还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它的背后是一个机会主义分子左右骑墙的战略之举。
1.jpeg

历史原因,印度的外交特色

“印度”一个坐着把殖民者熬走的国家,也是一个从殖民地和平过渡成国家政权的代表。
因此整个国家上下都是殖民者和封建余孽留下的毒瘤。这种独特的历史演进,深刻塑造了印度复杂且矛盾的外交特色。
2.jpeg

受制于民族众多,各地分管一摊中央政府又毫无威信,加上地主群体至今仍掌握着全国60%以上的农耕土地,让印度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无论哪位政治强人上台也无法改变印度这个国家的现状,甚至还面临内部权力解体的风险。
面对这一问题,在印度独立后,第一代领导团体开始鼓动民粹发展,来塑造印度平民心中对国家的归属感,也正是因为这一决定让印度染上了基于民粹横行的种种怪病。印度多年遭人诟病的外交,也是这种民粹怪病的集中体现。
3.jpeg

印度的外交可以说是建立在自身精英阶级盲目自大的基础之上,没有任何战略回旋,一切都是直奔主题。简介概括就是“战象”+“巨婴”。
“战象”是对以往互联网上调侃我国的“战狼”外交一样,就是指一个政权对外工作强硬。
我国的外交风格也算不上强硬,只是在底线问题不容外国势力侵犯,然而就是这种最基本的外交行为竟然都被西方世界调侃为“战狼外交”,由此可见对方内部在外交上的卑微处境。
4.jpeg

回到主题,受到国内民粹主义的影响,印度的外交也是异常的强硬。正常的外交都是从国家实力出发对话,而印度的外交却常常不顾自身实力,仅凭一腔“豪情壮志”就对外强硬表态。
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有不利于印度的言论或者行为,印度都要加倍奉还,甚至不惜在国际场合给对方难堪。在他面前一比,利比亚的卡扎菲都算是一个文明人,
印度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战象”,然而这种没有远见只凭国内喜好和民粹来掌控的外交政策所引发后果十分凶险,一旦引发国与国的军事冲突就会有陷入战争的风险。
5.jpeg

可印度诞生的时代和地区都十分“巧合”,它的地缘周围除了我国以外,几乎没有能够与他抗衡的国家,都是被殖民者拆分的小国,实力最强也只有一个巴基斯坦。可在地域和国力上巴基斯坦又与印度相差甚远,这就造成了印度这种外交风气的盛行,从而有了当今的局面。
至于为什么还要说印度是“巨婴”,那也是因为我国的存在。
6.jpeg

众所周知1962年,两国爆发了一场军事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是印度独立后的奠定的强国神话被彻底打破,刚抬头的民粹主义也被现实狠抽了一记耳光。
这场冲突的失败,本该是印度反思自己外交和军事战略的最好契机,然而印度的高层在受挫后就陷入“巨婴”情绪中无法自拔,开始在国际场合上处处针对我国和一众不结盟体系中没有帮助他的国家。
7.jpeg

反正当时的印度就像一个无赖,只要是国际场合上有涉及到中国领域,他们就会无死角的进行抹黑,丝毫没有一个国家该有的担当,只会一味地抱怨和记仇。
不仅是针对我国,在之后的国际贸易商谈中,只要有任何不满足心意的地方,印度就会单方面终止谈判,丝毫不顾及这样做引发的后果。
这种不顺心就翻脸行为,使印度在亚太组织和金砖国家中的口碑急转直下,国际形象屡次刷新了人类文明的下限。
8.jpeg

关键不仅是官方,连印度国内的媒体和舆论都被染上这种这种“巨婴”情绪,一有不顺心的国际新闻,各大媒体记者就会在电视节目上对着新闻涉及到国家破口大骂。
只要你去看印度新闻,这种直播风格可比网上的那些整活网红们强多了。
讲了“巨婴”和“战象”这两大印度当代外交特色,我们就能明白这则言论能够发表的原因,完全是印度媒体的民粹输出而已。
9.jpeg

蹭国际热度,机会主义的左右横跳

除了印度本身的问题,2023年的国际局势的突变也是原因之一。
2023上半年,南海的一场围岛军演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场被我国称为“联合利剑”行动的军事演习瞬间打破了我国在战略态势上主动防守局面,也让美国布置的第一岛链有被拦腰截断的架势。
此时本就与我国关系不怎么样的印度,突然站出来在台湾问题上表态,很难不让人想到对方的真实意图——刻意模糊自身想法,在国际棋局左右横跳捞取利益。
10.jpeg

自从俄乌战争开打后,印度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妥妥的机会主义分子。一方面他是美国口中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另一方面他也是俄罗斯的战略盟友。
他跟着美西方谴责俄罗斯侵略行为获得对方的外企投资,另一边又私底下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石油高价转卖给欧洲的大冤种,赚的盆满钵满。
印度的这一系列行为,将自己作为机会主义分子的本质展露无遗。这也成了印度的发展的底色,没有什么战略可言,只要是有冲突的地方,他都要横插一脚进去。
11.jpeg

这次在台海问题上的发言也是这样,他看出了中国威胁美国第一岛链的现状,为了彰显自己重要性,以便之后向美西方要价。他用乌克兰举例,试探我国底线的同时,又模糊自身立场,也强调了印度在南海争端中的重要性,是美国可以拉拢的对象。
其实印度早在多年前的中美贸易战就已经尝到站队的好处,然而这也暴露了印度政府的短视,眼里只有眼前的利益,没有作为大国的战略规划。

就拿我国来说,“两个现代化”和“建国一百年”是老一代领导人定下的中国复兴战略目标,并且接班的每一位领导人都是在这条既定道路上前进。
我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对战略路线的实行。而印度的战略就很抽象,他们几乎每上任一届政府都会定一个几乎达不到发展目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比如莫迪曾在2013年扬言让印度成为制造业大国,可十年的时间过去,印度制造业的崛起连影都看不到。内政上尚且如此,国际战略中的混乱可想而知。
13.jpeg

“左右横跳,两边讨好”在国际政治并不罕见,关键是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小国身上,受制于自身科技和环境等因素,小国的发展需要向外索取。
所以冷战时期也是第三世界中小国发展黄金时期,大国随便一点施舍都是他们发展的资金,韩国和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14.jpeg

然而印度和这些小国不一样,他是一个地缘大国,人口浓密、战略位置重要,可就是这样国家竟然没有发展战略可言,凭借在其他大国间左右横跳捞取利益,着实看不出有什么领导的长远性。
许多人可能会对这种说法感到不解,国与国之间利益至上,印度行为都是为了国家利益为什么不被认可。这里要借用张作霖的一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15.jpeg

印度每一次横跳都是拿自己国家的未来做赌注,透支的是自己的国际信誉。
假设你身边出现这样一个生意合作伙伴,动不动就背刺你,关键事发之后还舔着脸一本正经来跟你要求继续合作,你会怎么看?
16.jpeg

美国之所以和印度合作,是因为要制衡中国,他没又别的选择。俄罗斯之所以和印度合作也是没得选,和我国之间存在历史恩怨,而印度跟他联系颇多,还是地缘大国。
倘若双方有最好的选择,或者美国的战略目标改变,那么迎接印度的就是两大势力的清算。小人永远是最招人厌的存在。
17.jpeg

总结:印度台海言论背后的真相

印媒抛出开头的那番言论,中间既有历史的遗留原因,也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这里面后者占的比例要更大一些。
但他本质上还是内部民粹作祟所导致的,领导班子为了迎合民意,盲目的乱出牌彰显大国地位,更是因此缺乏战略目标,导致机会主义思想在高层政客间横行。
致使后来上台的领导人,将这种透支国家未来和国际信誉的行为当作常态。政府班底的劣根性一目了然。
18.jpeg

印度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必须摒弃机会主义和战略短视的思维,要树立正确的大国意识和战略眼光。“巨婴”和“战象”这样抽象的对外行为也要停止。
盲目的鼓动民粹只会被民粹反噬,“中印冲突”和“印巴空战”这两就是最好的例子。
参考资料:
朱艺翔.印度“多向结盟”的机会主义属性与战略困境——基于印美关系的考察[J].南亚研究,2025,(02):48-72+157-158.DOI:10.16608/j.cnki.nyyj.2025.02.03.
对印方的机会主义表现必须强硬回击[N].环球时报,2020-09-01(014).DOI:10.28378/n.cnki.nhqsb.2020.007759.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