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台湾地区政坛又出大事,黄国昌即将辞职,黄珊珊或叛投民进党

战争史 · 昨天 23:45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
作者:毅品文团队毅叔,欢迎转发!
台湾政坛又出大事了。
2025年8月10日,台湾民众党举行党代表大会,核心议题是决定是否延续创始人柯文哲提出的'两年条款'——即要求不分区民代在任职满两年后主动辞职,由后续名单递补人选接任。结果呢?经过激烈讨论,全代会最终未经表决即鼓掌通过维持两年条款,除了今年才就任的民众党民代刘书彬外,包括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在内的7名白营民代都将在明年1月31日请辞,离开台立法机构。
这个决定一出来,整个台湾政坛都炸了。支持的说这是改革创新,反对的说这是政治作秀。但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这背后的水很深。
1.jpeg

一个看似简单的规则,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争议?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从两年条款的来龙去脉说起。
这一规则原本是柯文哲在2023年为2024年选举招募人才时设定的承诺: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不分区民代名单,承诺当选者任满两年后辞职,给后续候选人机会历练,同时也被视为打破传统政党长期把持权力的改革象征。
说白了,柯文哲当时是想用这个办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民众党,毕竟承诺两年后就让位,对很多犹豫不决的人来说门槛降低了;二是营造一个我们和传统政党不一样的改革形象。
这招确实挺聪明的。在台湾这个政治生态里,蓝绿两党长期把持权力,很多职位都被政治世家和老面孔占据。民众党作为第三势力,要想突围,必须得有差异化的卖点。两年条款就是这样一个标志性的政策。
但问题来了,当初说得容易,真要执行的时候,各种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2.jpeg

黄国昌的尊柯牌:政治现实下的无奈选择

柯文哲被羁押后,黄国昌接任民众党主席,面临的局面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从外部环境看,2025年中华民国政治运动、社会运动大罢免,主要目的为罢免各地民选公职人员。罢免对象涵盖数十名立法委员及地方公职人员,事涉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三大政党,成为台湾政治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免浪潮。好在7月26日有24案立委与1案新竹市长罢免投票,均全部不同意,民众党算是渡过了一劫。
从内部情况看,民众党本质上是柯文哲的个人政党,他被关进去之后,党内各派力量开始博弈。黄国昌要想稳住局面,就必须高举尊柯牌,证明自己是柯文哲路线的继承者。
黄国昌3日到新北市参加社区活动前,接受媒体访问。有记者针对两年条款询问黄国昌,会贯彻柯文哲的意思,还是说由民众党来决定。黄国昌对此表示,两年条款是柯文哲竞选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对外招募不分区民代候选人的政策。站在他的立场,已经多次宣示,个人会支持继续贯彻柯那个时候所做的安排。
这个表态很关键。黄国昌不是不知道执行两年条款的风险,但他更清楚,如果背叛柯文哲的政策,就等于自毁根基。民众党的支持者大部分是冲着柯文哲来的,黄国昌要想保住这些基本盘,就必须展现对柯文哲的忠诚。
更重要的是,黄国昌还有自己的政治盘算。黄国昌在大会后宣布,将于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出马。这意味他将遵守条款,于2026年1月辞去立委职务,以便转战地方选举。如果蓝白合作顺利,那么黄国昌的新北市市长竞选如果获得国民党的全力支持,问题是不大的。从这个角度看,执行两年条款反而给了他更多腾挪空间。这不仅为他备战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解除了束缚,更是为传说中的2028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卢昌配”(与台中市长卢秀燕搭档)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3.jpeg

黄珊珊的尴尬处境:政治投机还是被迫选择?

如果说黄国昌是这场博弈的赢家,那么黄珊珊就是最大的输家。
以黄珊珊为首的一派,过去曾有声音觉得两年条款太激进,会削弱党在“立法院”的战斗力。黄珊珊在2024年选举中表现不佳,坚持拒蓝白合,还牵扯竞选资金争议,导致柯文哲被羁押,她自己也被党停权三年。停权后,她虽保住不分区“立委”位子,但未来参选就得靠个人名义,等于被边缘化。
在这种情况下,黄珊珊会怎么选择?
台湾媒体已经传出了答案。根据台湾媒体透露,在柯文哲被拘禁后,黄珊珊在民众党就彻底被边缘化了。她也辞掉了多项党内的职务,疑似要脱离民众党,选择选择投奔绿营。
这其实不难理解。黄珊珊的政治履历本来就很复杂,从新党到亲民党再到民众党,她在不同政党间转换过多次。而且,黄珊珊的亲哥哥,亦是绿营重要的政治人物黄曙光,曾屡次劝诫亲妹妹脱离民众党,转而投身绿色阵营。
但有趣的是,在全代会后,黄珊珊第一时间在脸书发文,表示“早已准备好交接任务”,力挺新人上位,还强调党要相信“众人的智慧”。这是否是真心话,还是权宜之计?毕竟,党庆时她也提到过去一年党面临的挑战,包括柯文哲的清白问题,语气中透着对柯的忠诚。但从她过往的政党跳槽史看,政治操守确实备受质疑。
从政治现实的角度看,黄珊珊如果真的叛投民进党,也不是没有先例可循。台湾政坛向来不缺乏这样的政治投机客。
4.png

民众党的未来:是涅槃重生还是分崩离析?

两年条款的执行,对民众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积极的一面看,这确实能够为民众党注入新血液,培养更多政治人才。而且,在台湾民众普遍对传统政党失望的大背景下,民众党的改革形象可能会吸引更多支持者。
但风险也很明显。黄国昌已经控制了民众党立法院党团,这次大法官同意权,民众党会同意一个人,普遍认为这7个人选里最容易通过的是政治色彩不强且反对废死的王碧芳,但民众党却只同意了和黄国昌私交很好的刘静怡。而黄珊珊的同学张文贞以及王碧芳都被否决。这种明显的派系化倾向,说明民众党内部的分歧已经很难调和。
更大的问题在于,民众党失去了最核心的领导者柯文哲。虽然黄国昌现在掌控着党务,但他的个人影响力和柯文哲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民众党很可能会陷入分裂。
台湾政治的未来走向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民众党的这次变局反映了台湾政治生态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是第三势力的生存困境。在蓝绿对立的政治格局下,第三势力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寻找差异化的定位。但这种差异化往往是脆弱的,一旦遇到危机,很容易就会崩塌。
其次是台湾民众对政治改革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大家都希望看到政治的革新;另一方面,当真正的变化来临时,又会担心稳定性受到冲击。两年条款的争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矛盾。
最后是台湾政治人物的投机性格。在这样一个小地方的政治生态中,政治人物往往更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的政治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那么多跳船和背叛的原因。
结语

民众党的两年条款风波,表面上看是一个党内政策的执行问题,实际上折射出的是台湾政治的复杂生态。
黄国昌选择坚持执行,既是对柯文哲的忠诚,也是对自己政治前途的考量。黄珊珊可能的叛投,则体现了台湾政治人物的现实主义选择。
至于民众党的未来,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变局已经改变了台湾政坛的力量对比,也为2026年的选举埋下了新的变数。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也许唯一确定的就是,台湾政治永远不会缺乏戏剧性。喜欢本文的朋友还请多多分享转发,大家有什么有趣见解,欢迎订阅本号并在下方留言讨论!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