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菲律宾72小时外交变脸:一句“不干涉”背后的台海风暴漩涡

悦悦 · 昨天 04:47
马科斯在印度说出“无法置身事外”的第72小时,菲律宾外交部紧急声明像一颗外交灭火弹,将总统点燃的台海火药桶强行冷却。
2025年8月5日,新德里高温炙烤着外交场合的微妙平衡。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接受《印度斯坦时报》专访时,一句“若台海爆发战争,菲律宾无法置身事外”如同惊雷,瞬间穿透太平洋。他宣称将“保卫领土并撤离在台14万菲籍劳工”,台海内政话题被强行推入国际风暴眼。
风暴来得比预想更快。8月8日上午,北京外交部发言人直接点名:“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置喙!”发言人更犀利指出:“‘地理邻近’和‘侨民众多’绝非干涉他国内政的通行证”——这精准刺穿了马科斯言论的潜在逻辑。
菲方撤回言论的戏剧性转折在当天下午上演。菲律宾外交部的紧急声明在各国通讯社终端闪烁:“菲律宾重申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坚持不干涉中国内政原则。”声明刻意避开“台海战争”字眼,转而强调1975年建交基石。


这场外交地震并未停歇。4天后(8月12日),菲律宾外交部通过《马尼拉公报》《每日问询者报》等主流媒体再次发声,称“对话协商是菲方解决分歧的一贯立场”。从“无法置身事外”到“和平对话”,立场U型转弯仅用7天。
中国驻菲大使馆的行动比声明更凌厉。使馆官员向菲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措辞罕见严厉:“核心利益不容试探,敦促菲方勿在玩火边缘徘徊。”这被观察家解读为对马科斯冒险言论的最强警告。
外交暗涌中,一份泛黄文件成为定海神针——1975年《中菲建交公报》原件被多家智库反复引用。文件第二款清晰载明:菲律宾“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立场”。这份建交公报用法律文书锁定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地基。
<hr>风暴眼中的未解之谜


  • 承诺保质期? 当美日澳军舰在南海巡航频率创五年新高,马科斯政府的“不干涉”承诺能否扛住地缘压力?
  • 14万劳工的人质困局:在台菲侨的生命线真能靠“撤侨计划”保障?抑或唯有“一个中国”原则才是终极护盾?
  • 双簧疑云:总统放话与外长灭火的72小时时差,是否暴露了菲律宾决策层的致命裂痕?
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1975年,马科斯总统的父亲老马科斯签署建交公报时,曾向周恩来承诺:“菲律宾的字典里没有‘台湾地位未定论’。”
半个世纪后,当小马科斯在核心利益红线上试探舞步,马尼拉湾的潮汐声中,那份泛黄公报纸页的摩擦声正变得越来越刺耳。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