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乱伦丑闻震惊沙特!青海土皇帝马步芳强娶亲侄女,17年后客死异乡

赵林云教授 · 昨天 19:16
1975年7月末,麦加的空气闷热得像被火烤,街头的商贩都缩在阴影里。
一个消息在当地华人圈迅速传开:马步芳死了。
没有新闻报道,没有官方讣告,甚至连台湾方面也只是发来一句“前大使病逝”。
葬礼极其简单,几名家属、两三个旧部,陪着一口棺木匆匆下葬。
1.jpeg

墓碑上,只有阿拉伯文名字,没有家乡青海的字样。
“这人啊,回不去了。”有人摇头,眼神里带着说不出的复杂。
曾经在西北呼风唤雨的军阀,为什么落到客死异乡、连黄土都不让他认的地步?
故事,要从十七年前的一个夏天说起。
2.jpeg

1958年8月,吉达港口空气里混着海水与热浪的味道。
中华民国驻沙特“大使”公馆外,人群越聚越多,他们仰着头,看向二楼阳台。
阳台上,一个年轻女子双手紧握栏杆,眼神如刀。她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回荡:
“马步芳,你不要脸!五十八岁娶十八岁的侄女,还想打我妹妹的主意!你这个老东西!”
人群先是一愣,随即炸开锅。
阿拉伯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乱伦”“羞耻”这样的词反复出现。
3.jpeg

女人换成流利的阿拉伯语,把自己被软禁、被迫成姨太、甚至被逼害妹妹的经过一一倾诉。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稳稳落在每个人耳朵里。
阳台下,穿着长袍的中年男人马步芳,脸色像被火烧,手下人想上楼拉人,却被围观的群众挡住。
那一刻,他第一次发现,权力也会失效。
在青海,马步芳曾是高高在上的“土皇帝”。
马家军盘踞西北多年,他一手掌握军政大权,地方官要见他得先递几轮礼,普通百姓更不敢提名字。
他有自己的军队、情报网,甚至能左右地方的经济命脉,牧民的牲口、商人的货运、农民的地租,全逃不过他的眼睛。
4.jpeg

在女人问题上,他的放肆更是公开的秘密。
除了结发妻子,他在西宁、兰州、甚至南京都有姨太太,出入必有随从护送。
有人回忆,他曾在酒席上说出那句骇人听闻的话:“除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可。”
这种肆无忌惮的作风,并没有因为流亡而收敛。
5.jpeg

1949年,他逃到埃及,后辗转沙特。
靠着旧时关系和金钱打点,他拿到“大使”头衔。
公馆设在吉达最繁华的地段,白墙红顶,内院种满了热带花木。
院子里有喷泉,客厅铺着波斯地毯,墙上挂着从青海带来的马家军照片。
每逢节日,侨领、商人、甚至沙特的王室成员都会来赴宴。
表面上,这位大使风光依旧。
可在高墙之内,他依然是那个恣意妄为的马步芳。
6.png

马月兰是他堂弟马步隆的女儿,生得眉眼清秀,带着西北女子的灵气。
来沙特探亲时,她不过十八岁,还没走出青春的单纯。
一天,她在公馆喝下了一杯饮料,醒来时已是天亮,身边站着的,就是马步芳。
二天,几天后,他带着几件礼物登堂入室,当着马步隆的面宣布:“月兰是我的女人,七姨太的位置给她。”
堂弟夫妇吓得跪地求饶:“她是你亲侄女啊!”可他们明白,反抗是找死。
最终,马月兰被送进了公馆深处。
7.png

公馆的规则森严:姨太太不许随便出门,不许和外人来往。
佣人也是马步芳精挑细选,个个只听他一人的话。
马月兰的日子,就像被关在金丝笼里,她忍着屈辱,只求家人平安。
可一个月不到,马步芳就腻了,把注意力转向她十五岁的妹妹。
“写信,把你妹妹接来伺候。”这句话像刀一样割裂了她最后的忍耐。她知道,若不阻止,这个泥潭会吞掉更多人。
8.jpeg

机会来自一个人宋选铨,大使馆的参赞。
宋夫人性子爽快,常帮佣人买东西,偶尔也和马月兰聊几句。
马月兰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写下一封信,夹在手帕里托女佣带给宋夫人。
信中,她写下了全部遭遇,恳求帮她离开公馆。
几天后,宋夫人以试衣为名,把她带出了高墙。
那一刻,马月兰深吸一口沙特的热风,仿佛第一次呼吸到了自由。
她暂住在宋家,把控诉写得更详细,不只中文,还用阿拉伯语誊抄一份,递给当地警方和华文报社。
9.png

马步芳很快找上门,站在宋家门口大喊:“把我女人还给我!”甚至口出狂言:“不还也行,给我找个年轻漂亮的替代。”
楼上的马月兰听见这话,冲到阳台,用中文和阿拉伯语连骂带哭,把他的恶行抖了个干净。路过的人越聚越多,直到警察到来。
在群众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下,警方要求马步芳交还她的证件。她毫不迟疑地买了回国的机票。
事件经华文报刊报道,标题直指“乱伦大使”。沙特当地的宗教长老公开谴责,台湾侨界也集体上书要求撤职。
这不仅是道德丑闻,更触及外交颜面。
10.png

几个月后,马步芳因健康原因递交辞呈,离开了大使职位。昔日门庭若市的公馆一夜冷清,连旧部也渐渐疏远。
失去职位和庇护,他在沙特的日子日渐潦倒。
尽管仍有积蓄,但他再也无法回到权力中心。
多年后,他唯一的儿子也病逝异国,“回家”成了父子永远的奢望。
1975年,马步芳在麦加去世,葬礼简陋到连棺木都显得孤单。那片沙土地,成了他一生的归宿。
马月兰回国后,远离公众视线。她不愿再提那段往事,但在熟人眼中,她是个坚韧的女人,懂得退让,也懂得在关键时刻反击。
#头条深一度#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