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毛主席曾做出预言:台湾未来只有两条路,现在回头来看真的精准!

万卷纵横眼欲枯 · 昨天 21:21
“主席,苏加诺又问台湾怎么办。”1956年9月的西花厅里,叶剑英轻声提醒。毛主席掸了掸烟灰,淡淡一句:“路不多,只有两条。”时至今日,这句话像钉子一样钉在两岸关系的年轮里,怎么翻也翻不出去。
1.jpeg

把时间拨回到1949年初。淮海炮火刚停,第三野战军疲惫中带着兴奋,前线电报密密麻麻汇进北平。粟裕递上的战况图让毛主席很快做出判断:长江防线不过纸老虎,关键在如何跨海。渡江能靠竹排,渡海得靠舰队,这道理谁都明白,但当时的人民解放军连像样的扫雷艇都没有,更别提登陆舰。苏联那笔三亿美元贷款,一半被直接划进海军装备账本,就是冲着下一步去的。
福建解放的当天夜里,中央军委开短会。陈毅语速很快:“若无外部干涉,打台湾一年够了。”毛主席点点头,却没有立刻拍板,因为海峡另一端的动向同样清晰:蒋介石已把大批精锐空运台北,上海证券交易所里的黄金也装箱上船。蒋介石吃过败仗,算盘却打得精:靠海、有机场、背后有美国,拖得越久越好。
2.jpeg

金门海战给我们敲了一记闷棍。艇少、炮薄、情报链又短,一仗下来损失不大,却让人冷汗直流。毛主席在军委办公厅抓起电话:“海军再弱也得练,水里功夫荒不得。”于是,大连、青岛、吴淞三地连夜组训,苏联教官一拨接一拨往海岸跑。
1950年夏天突然爆出的朝鲜局势把战略盘子整个掀翻。第七舰队进了台湾海峡,几乎同时,美军机在鸭绿江边挑衅。两个战场只能取其一,毛主席权衡后把“解放台湾”文件放进抽屉,先保朝鲜安全纵深。有人替他惋惜,他却说:“台湾跑不了,它不长腿。”这句半玩笑的话,如今回看并非轻松,而是一份笃定。
3.jpeg

三年抗美援朝打成平局,美军第一次在远东尝到苦头。志愿军回国后,东海舰队换上新番号,张爱萍被派去宁波练登陆。1955年一江山岛战役是把门面火力拉出来展示:不到二十四小时,守岛国军全军覆没,蒋介石的“东南跳板”被掀掉。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闻讯急电蒋介石,希望其主动撤出金门、马祖,搞个“划峡而治”。蒋介石表面答“尚待考虑”,心里却嘀咕:真撤了,连对大陆广播都没地方架喇叭。
对岸犹豫,我们先手递出橄榄枝。1955年万隆会议,周总理公开表示愿就和平方式谈台湾。毛主席甚至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设想,内部文件上写得明白:“三民主义挂个牌,并不妨碍统一。”然而,台北认为美援是护身符,回电只有四个字——“绝无可能”。
毛主席那句“只有两条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说出的。他告诉苏加诺:一条路向北京,一条路向华盛顿;前一条虽然曲折但通车,后一条看似宽阔实则断头。同行的翻译记得很清楚,苏加诺听完仅回了两个字:“明白。”多年后印尼档案解密,这段对话依旧完整,无一字删改。
4.jpeg

1958年炮击金门的炮声,是对蒋美同盟的一次“心理校正”。东山岛前线士兵形容:单号炮弹一过海峡,双号就停,像在拨算盘珠。毛主席的指令只有八个字:“打单留双,封而不死。”既压蒋介石的火,又堵杜勒斯的嘴。事实证明,这种恰到好处的“节奏炮击”让美国不得不承认:台海事务,终究逃不出中国人自己的手心。
六十年代初,第一批战犯由北京车站踏上南下列车,回乡时几乎都红了眼。有人在黄石站台对记者低声说:“共产党跟我讲诚信,这口气我服。”台北高层得到消息,内部开会讨论“情感攻势”可能带来的破口,却始终没找出对应方案。因为和平统一的门,一直开着,只是他们自己不肯跨进来。
5.jpeg

1971年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通过,新中国坐到合法席位上,台湾当局凄凉退场。第二年尼克松访华,美方在《上海公报》中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蒋介石嗅到风向,开始透过私人信件向大陆表达“愿谋归路”,只是时机错过了。1975年4月,他带着“反攻大陆”空文宣誓的制服撒手归西。
毛主席逝世后,两岸偶有波澜,但谁都清楚大局难改。对岸经济逐渐依赖全球市场,安全却寄生在美国战略里;这就是那条“通往华盛顿的死路”的现实注脚。说句大白话:棋子终究替棋手博弈,一旦价值用尽,下场都一样——被弃。
6.jpeg

今天解放军的两栖装备、空中加油、信息化指挥已不是五十年代能比。主动权在手,节奏在我,收回台湾不再需要赌运气,而是看时机。两岸民意消长、国际格局波动,不过是时钟指针快慢,钟摆终会回到刻度:统一这件事,迟到可以,但绝不会缺席。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