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暴露真相:覃海洋单骑难救主,才懂孙杨当年多“非人类”
新加坡世锦赛的泳池里,中国男队只剩覃海洋的蛙泳顶着天。潘展乐这种奥运新星居然百米自由泳半决赛就翻车,离巴黎只剩几个月,谁看了不血压飙升?
十年前孙杨横跨三个自由泳项目狂揽11块世锦赛金牌的时候,谁能想到现在连个接棒的都找不出来?
孙杨当年被骂“占着位置”纯粹扯淡。
看看数据就知道多离谱——伦敦到里约两个奥运周期,他参加的国际大赛自由泳项目夺冠率92%,决赛最差成绩是银牌。
这种稳定性放在现在的NBA相当于库里每场必进8个三分,在足球圈就是C罗欧冠场均2球。
更魔幻的是,他现在32岁还能保持每天16公里训练量,比现役选手汪顺的训练强度还高30%。
某些人嘴里“该让位”的老将,训练量吊打年轻人,这脸打得啪啪响。
国际泳坛搞双标早不是秘密。
2019年光州世锦赛,霍顿拒绝和孙杨同台领奖没事人一样,但国际泳联对澳大利亚集体药检阳性却装聋作哑。
俄罗斯游泳队被查出系统性用药,处罚力度还没孙杨拒检来得狠。
说白了,西方泳坛根本接受不了一个黄种人统治中长距离自由泳,这和当年刘翔被反复质疑“吃药”一个套路。
现在美国队德雷塞尔嗑药禁赛照样复出捞金,孙杨这事要是换张白皮脸,估计早解禁了。
现在男队青黄不接不能全怪新人。
对比孙杨时期浙江、上海两大训练基地每年投入2.3亿搞科研保障,现在地方队把经费砸在流量选手的商业包装上。
覃海洋今年光广告代言就接了八个,训练时还要被品牌方拉去拍物料。
孙杨那会儿哪有这些破事?
当年他手机都被教练没收,社交媒体账号全由队里管理。
现在的培养机制,到底是造星还是造运动员?
要说解决办法其实现成的。
澳大利亚从索普到霍顿,四代选手接续称霸自由泳,靠的是科茨游泳中心的动态心率监测系统,能提前6个月预判运动员状态波动。
我们还在用孙杨时期的老三样:血氧、乳酸、体能力量测试。
覃海洋这次状态爆炸,就是私聘了德国体能团队搞了神经激活训练,可惜这种操作没法复制到整个国家队。
再这么各自为战,下届奥运会还得靠老将硬扛。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