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保住了云南,却放弃了越南?
明朝的云南和越南地图✅越南历史轨迹
早在秦朝,中国南方的疆域就已延伸至红河平原,越南很早就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甚至比海南、云南都还早。
越南红河三角洲
自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0世纪,越南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长达千年,汉化程度极高,红河三角洲农业发达,社会发展水平接近中原,当地主体民族为百越部落的京族。
唐朝后期,越南趁着中原内乱而独立,积贫积弱的宋朝在一统大半个中国后,并没有收回越南。
✅云南历史轨迹
相比之下,云南虽在汉朝首次纳入中国版图,但由于是高原地区,社会生产力落后,长期游离于中原王朝的边缘。 特别是8世纪南诏国崛起,再到大理国,云南进入长达5个世纪的“独立”时期。
宋朝地图
✅元朝下的越南与云南
直到13世纪元朝征服云南的大理国,才重新将其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控制了云南,并将政治中心从大理迁至昆明,奠定了汉化基础。
云南行政中心从大理迁移至昆明
然而,宋朝没有实现收回越南的愿望,元朝对越南的征服也遭激烈抵抗,最终承认其独立。 这一时期云南因地形封闭、社会发展滞后,更容易被中原更先进的文化辐射和控制;而越南早就凭借成熟的农业经济和长期以来的汉文化根基,形成了较强的民族意识。
✅明朝的最终结局
明朝是决定云南与越南命运的关键时期。明朝对云南的统治较为成功,通过“改土归流”、军屯移民等措施,逐步强化中央控制。1393年,云南人口仅26万,汉族占比不足20%;到1580年,人口增至148万,汉人比例超过60%。
明朝对云南的统治
这种大规模移民和汉化政策,使云南彻底融入中华文明。 相比之下,明朝对越南的统治却以失败告终。
1407年,明朝短暂征服越南,但越南已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成熟的独立政权。明朝无法像在云南那样通过移民实现同化,加之越南人的强烈反抗、军费负担沉重,最终在1427年被迫撤出。 越南在独立后仍以“小中华”自居,保留大量汉文化元素,但政治分离已成定局。
明朝是越南最后一次归属中国
✅总结
云南和越南的不同结局,是由于云南地形复杂,长期以来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即便在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远落后中原地区,因此元朝将云南纳入版图后,中原王朝更容易通过军事和移民手段控制。
而越南红河平原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到唐朝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和中原地区已经差距很小,具备更强的独立能力。
此外,越南的汉化程度虽高,但同时也塑造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使其在独立后仍能维持自身文明体系。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