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为什么需要一场大阅兵?

冷兵器研究所 · 前天 16:42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中国选择在2025年9月3日的今天,在天安门完成一场大阅兵,本质上是用庄重的仪式完成一次历史的对话,有些话需要对中国人自己说,而有些话更需要对整个世界说。
1.jpeg

一、9月3日是一个需要唤起民族记忆的日子。

学童们皆会说,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但还有他们不知道的知识点:8月15日日本发布《终战诏书》,也仅仅是日本方面的“口头投降”,还未签署正式投降书,他们甚至有意将“战败”粉饰成“终战”。中国战场8月15日及之后一段时间,战斗仍然在持续,直到 9 月 2 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投降签字仪式完成,战争状态才真正结束。
1946 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将 9 月 3 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 9 月 3 日。
2.jpeg

2025年的今天,9月3日已然成为一个凝练着14年抗战、3500 万同胞牺牲换来伟大胜利的民族记忆。
中国从未忘记那些为民族解放付出鲜血代价的先烈。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在九三阅兵现场,发现了一支特殊的队伍“杨靖宇支队”,这支队伍隶属于陆军第 83 集团军某旅,历经多次改编、整合,但始终坚持传承东北抗联的英勇血统。
杨靖宇将军创建并领导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日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牵制了数十万日伪军,为后续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3.jpeg

1940 年 ,杨靖宇在战斗到最后一刻时壮烈牺牲,敌人尤觉得不解恨,又残忍地割下了的他的头颅,剖开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2025年8月,九三阅兵之前数日,杨靖宇将军牺牲的确切时间和地点终于得到确认,一份现藏于黑龙江档案馆的日伪档案显示: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县城西南5千米标高四九〇(高程490米)。将军牺牲时身上还有6660圆现金,按当时的物价,35圆可以购买到100斤猪肉。
中国人民永远缅怀先烈,同时也珍视那些从艰苦卓绝战斗中活下来的老兵,他们健康长寿地等到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的大阅兵现场,300 余名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组成 2 个乘车方队 ,行进在受阅方队最前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敬。
如今十年过去了,能再次站到天安门上的抗日老兵,已是凤毛麟角。当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时,老兵们起身行军礼,苍老又坚定的身影看哭众多荧幕前的年轻人,历史的记忆在这一刻重现,护卫家园的责任在这一刻得到交接。
4.jpeg

八十周年,我们用一场大阅兵告慰先烈:祖国富强如您所愿。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趟了。


二、中国人民理应得到世界的尊重。

80 年前,中国以 3500 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拖住了 60% 以上的日本陆军主力,在东南亚战场未开辟时独自扛下法西斯侵略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争取了关键战略时间。这些都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但近年来,部分西方势力以 “西方中心论” 企图重构二战叙事,要么淡化中国战场的作用,要么将抗战胜利简单归因于外部援助,这种历史修正主义正在模糊战争的真相。
所以,我们需要一场大阅兵,需要有力地“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阅兵场上,受阅部队的每一个方阵、战旗方队的每一面旗帜,都是对这种错误倾向的无声反驳:它用具象的仪式告诉世界,中国的抗战贡献不是历史的注脚,而是二战胜利的重要支柱;捍卫这一历史事实,既是对 3500 万牺牲者的告慰,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共同记忆、坚守公平正义的基本底线。
5.jpeg

80年前,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世界正义同盟,同仇敌忾一往无前,并肩击退了法西斯势力,赢得伟大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80年后,人类却再次站在了团结和分裂的十字路口,到底是抗争还是对话,到底要零和还是共赢,都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
冷战结束已经过去近35年,事实证明,这个世界是可以多极发展的。几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提升人民福祉为目标,但针对中国的暗箭从未停止过。
在某些势力的持续挑动和干预下,中国还未真正实现国家统一,赖清德当局不断以 “柔性台独” 模糊两岸法理与历史联结,试图割裂民族血脉。而在南海海域,菲律宾频繁以 “坐滩”“强闯补给” 等方式挑战中国领土主权,破坏区域稳定。
还有日本,对中国人民欠下的血债,至今拒绝承认拒绝道歉,政府官员每年参拜靖国神社是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挑衅,中国筹备九三阅兵之际,日本甚至花费巨资试图洗白自己、阻挠他国领导人前来参加盛会,对中国竭尽污蔑之能事。还有关税战,美国企图借此挤压中国发展空间,用冷战思维构建排他性军事同盟,只为遏制中国崛起。
6.jpeg

但中国的崛起从来不是靠他国救济,靠的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全靠自己”的坚韧毅力,从一穷二白到世界领先,多少科学家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前仆后继。如果说中国的民族解放是先烈们用鲜血铸就,中国人民的富强靠的是在紧衣缩食中的咬牙坚持,中国人的勤劳和聪慧值得全世界的尊重。
中国人用阅兵展示捍卫和平的决心,不是 “秀肌肉” 式的威慑,而是对 “底线思维” 的明确诠释,告诉所有潜在挑战方:中国追求和平发展,但绝不为了和平牺牲核心利益;任何试图突破主权红线、干扰中国发展进程的行为,都将面临中国国防力量的坚定回应。


三、只有足够强大才有资格说:我爱好和平。

军事圈有一句很出名的话:真理永远在导弹射程之内。
当年还是一穷二白时,中国人勒紧裤腰带也要制造“两弹一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中国在绝境中为自己争取 “生存权”“发展权” 的战略选择。当中国成了有核国家,才真正安下心去发展,给未来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和大国崛起,埋下最关键的伏笔。
2025年的9月3日大阅兵,DF61、东风 - 5C、巨浪 3 等 “大国重器” 与机器狗等新域装备的亮相,让全网军迷秒变军盲。
7.jpeg

DF61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略导弹,其射程与突防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中国对远域安全威胁的慑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东风 - 5C 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可在纵深数百公里区域内选择要打击的独立目标,还可调节打击时序和次序,是突破反导系统、保障二次核反击能力的关键支撑;巨浪 3 作为潜射战略导弹,其性能升级让海基核力量更具隐蔽性与威慑力,构成 “三位一体” 核力量的重要支柱。而机器狗等装备的加入,则标志着中国在无人作战、智能对抗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上的布局已走在前端。
更关键的是,这些装备不再是单一性能的 “亮点”,而是相互协同的 “体系单元”,覆盖指挥控制、侦察预警、防空反导等全作战链条,印证着中国军队从 “单一装备优势” 向 “体系作战能力” 的跨越。
8.jpeg

此外,阅兵首次展示的 “4 支军种 + 4 支兵种” 新型结构布局,更是军事改革深度的直观体现。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与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等兵种的方队协同亮相,打破了传统军兵种的界限,凸显 “联合作战” 的核心思路。是针对现代战争 “全域作战、多域协同” 特点的适应性变革。这种体系化架构让中国军队能更高效地应对网络战、太空战等新型威胁,也标志着中国军事力量建设从 “规模型” 向 “效能型” 的转型已进入新阶段。
套用网红“馆长”的一句话: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中国人,你会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但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中国的敌人,你会感觉无比恐惧。
2025 年 6 月 14 日,为纪念美国陆军成立250周年,华盛顿举行了一次阅兵仪式,本意是希望呈现美国陆军从初创到逐步现代化等各个时期的军事风貌,结果办成了一场松弛的游街活动。特朗普表面骄傲,私底下吐槽。在看完中国九三阅兵之后,他面对媒体采访时,极力否认中国阅兵是对美国的挑战,甚至说出了:中国需要我们,我和习主席关系很好。您看,当拳头够硬的时候,你的对手也会变得慈眉善目起来。
9.jpeg

最后说一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一场阅兵是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一句宣告:对历史最好的铭记,就是开创新的历史。
属于中国人的时代,他来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0.pn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