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伊朗高层极度悲观,他们和美以还有一战,谁都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

斋晗 · 昨天 16:11
1.jpeg

伊朗上层现在对局势的看法特别灰暗,他们觉得跟美国和以色列之间肯定还得再干一场,谁也摸不准结果会怎么样。萨法维作为哈梅内伊身边的军事老将,前几天对民众直言不讳,说当前这种平静只是个暂时的阶段,没签任何正式的协议,随时可能再起冲突。他强调伊朗需要在外交、媒体、网络和军队上都主动出击,军队得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准备最坏的预案。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6月那场12天的冲突刚结束,伊朗跟美以之间确实没达成有约束力的停火条款,以色列和美国现在要重启针对伊朗的行动,不会碰到什么法律或国际舆论的阻力。同时,伊朗确实感受到西方的巨大压力。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跟英法德外长会面后,代表特朗普政府给伊朗下了最后通牒,要求8月底前达成新核协议,不然欧洲三国就恢复制裁。
这场冲突的起因可以回溯到去年下半年,以色列多次指责伊朗核活动在升级,2024年10月以色列首次公开袭击伊朗的防空系统和导弹点,但那只是小打小闹。进入今年,局势逐步恶化,伊朗通过代理力量如胡塞和真主党对以色列边境发起攻击,以色列回以空中打击。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启动先发行动,战机投放精确炸弹击中纳坦兹和福尔多核设施。伊朗随即反击,发射弹道导弹针对以色列空军基地。第二天美国加入,美军轰炸机锁定伊朗导弹工厂。冲突持续到6月24日,在卡塔尔和阿曼调解下停手,但没永久协议。
伊朗损失大量军官,核设施受重创,经济雪上加霜。哈梅内伊和保守派对美国彻底失望,担心在铀浓缩上让步会丢掉对抗的底牌。特朗普政府拖延谈判,美伊没能真正重启对话。如果这样下去,华盛顿可能再用军事手段解决核问题,保持国内的强势形象。内塔尼亚胡也没停手,继续借军事稳固权力,只要伊朗不变天,以色列就可能继续斩首行动,推动伊朗内部不稳。
2.png

以色列军方没闲着,总参谋长哈勒维在一次演习中回顾6月行动,说以色列先发制人清除了威胁,下次必要时还会出手。伊朗这边自然回击,警告美以别乱来,同时抓紧恢复中东的军事力量。哈梅内伊的心腹拉里贾尼刚去伊拉克和黎巴嫩,确保当地亲伊朗武装不被清除。保守派主导军权,对前景特别悲观,觉得再战不可避免,而佩泽希齐扬领头的改革派还抱点希望,认为外交能化解。外交部长阿拉格奇公开说,不觉得马上会打,但军队有自己的评估,不会全靠外交部。哈梅内伊握着最终决定,军权在保守派手里,但内部对外部走向的分歧,可能削弱伊朗应对突发的能力。哈梅内伊基本不出国,外交多靠改革派,这容易导致对外沟通时不一致,别人猜不透伊朗的真意,谈判效率低下。
想想伊朗这些高层人物的处境,也挺让人感慨的。哈梅内伊从革命时代走过来,掌控大局几十年,现在面对核问题和外部压力,保守派像萨法维这样的人,经历过伊拉克战争,骨子里对美以警惕性高,总觉得得硬扛到底。拉里贾尼家底厚,父亲是大阿亚图拉,他自己从媒体到议会混迹多年,现在管安全委员会,忙着协调盟友,确保后院稳当。佩泽希齐扬是医生出身,当总统前在前线救人,改革派背景让他更倾向于谈,而不是打,但权力有限,得看哈梅内伊的脸色。这种内部拉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从核协议那会儿就埋下种子,现在冲突一结束,又冒头了。保守派媒体批评改革派太软,改革派报纸呼吁缓和,大家都为国家着想,但思路不同,难免影响整体决策。
3.jpeg

战争停了没多久,伊朗就开始艰难修复。6月25日,当局逮捕涉嫌内部动荡的人,安全部队加强巡逻。核废墟上,工程师清理瓦砾,国际原子能机构观察员记录损坏。佩泽希齐扬政府推经济援助,寻求贷款,但制裁下进展慢。保守派在议会辩论中批评改革派对美以太弱。7月1日,阿拉格奇去奥斯陆参加核谈,但以色列威胁中断,美方代表离场。7月5日,谈判短暂恢复,双方交换草案,伊朗坚持不完全冻结浓缩,美方拒绝。7月10日,内部分歧加剧,哈梅内伊听取报告,顾问翻情报。改革派呼吁外交,保守派强调备战。7月12日,伊朗表示愿谈,但要求无进一步攻击,美方没回应。7月28日,国防部发布报告,描述威胁规模。
到7月底,伊朗需统一声音,与中俄沟通。萨法维的警语和拉里贾尼的外访,暴露德黑兰对威胁的深切忧虑,但改革派淡化风险,保守派忙备案,这种分歧拖累外交。在制裁悬顶、以色列威胁还在时,内部裂痕成弱点。如果不能快速统一步调,整合资源,伊朗难挡压力,甚至面对比6月更狠的考验。人物们继续各自轨道:萨法维出军事谋,拉里贾尼协调安全,哈梅内伊把关大局,佩泽希齐扬推外交,但分歧没合,局面仍是脆弱平衡。
4.jpeg

伊朗这种悲观情绪,折射出中东的复杂现实。高层们不是铁板一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考量,萨法维那种老兵的直觉,让人觉得接地气,却也透着无奈。改革派想通过谈来缓解民生压力,保守派则担心让步会丢了根基。这种人情味的拉锯,其实在很多国家都见过,只是伊朗的赌注更大,牵扯核、石油和地区影响力。
未来几个月,上合峰会之类的场合,伊朗怎么统一口径,拉拢伙伴,会是关键看点。但眼下,这种内部张力,让人对潜在一战更添不确定感。总之,伊朗高层这份灰暗展望,不是空谈,而是基于真实教训的警醒。
5.jpeg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