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美国海军近期做出了一项颇具争议但又不得不为之的重大决定——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宣布,将下一代主力舰艇的设计主导权重新收归内部,由政府团队负责设计DDG(X)新型驱逐舰和SSN(X)攻击核潜艇。这意味着,美国海军将在2030年代以自家设计的新舰,取代现役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这种“内部团队模式”,其实是美国海军重走冷战时期的老路。原因很简单:军工复合体把海军坑惨了。
▲美媒的相关报道
让美国海军痛下决心的导火索,是星座级导弹护卫舰(FFG-62)项目。按照设想,这本应是一款“低风险、快交付”的舰艇:以成熟的意大利FREMM护卫舰为基础,只需少量改造即可服役。但美国海军与军工企业“横加指手画脚”,不断修改初始设计,结果让星座级与原型舰的通用性从85%骤降到仅15%。
后果立竿见影。2022年开工的首舰,原定2026年交付,如今预计要拖到2029甚至2030财年才可能服役。目前完工度只有可怜的10%,造价还一路飙升。星座级不但没有节省成本,反而成了新的“拖延巨坑”。
这已经不是个案。无论是濒海战斗舰(LCS),还是号称“未来战舰”的朱姆沃尔特级(DDG-1000),都因技术风险与造价失控而被迫缩减规模;连号称“世界最强”的福特级航母,也陷入了电磁弹射、舰载机维护等一系列技术泥潭。美国海军不得不承认:交出设计主导权,换来的只是效率更低、风险更大、成本更高。、
▲星座级导弹护卫舰
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问题,不是单一项目失败,而是一种“系统性病态”。冷战结束后,军工产业整合加速,造船厂越来越少,竞争逐渐消失;同时,旋转门效应让军政高官退休后跳槽到军工企业,反过来继续影响政策。
于是,涨价、拖工、无底洞,成了美国军工的常态。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原本预算8.6亿美元,实际花到17—22亿美元;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原本预算14亿美元,最后花了43亿美元;濒海战斗舰,单舰造价比原定翻了三倍。更夸张的是,军工企业甚至能堂而皇之地卖出1280美元的咖啡杯、1万美元的马桶盖、15万美元的皂液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海军哪怕想推进“低成本项目”,往往也会变得比高端项目更昂贵。星座级护卫舰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因此,NAVSEA这次重新掌权,把DDG(X)和SSN(X)交给内部工程师主导,表面上看是亡羊补牢。美国海军总工程师皮特·斯莫尔少将指出,必须恢复政府在舰船设计上的主导地位,以确保设计的成熟度、减少集成风险,并控制成本。他强调:“阿利·伯克级是最后一款在政府全面洞察监督下完成的设计,而后的项目几乎都失败了”。
▲美军下一代驱逐舰DDG(X)
新的DDG(X),计划采用全新船体,但继续使用伯克级成熟的作战与传感系统,重点是为未来的定向能武器、超强雷达和大功率电磁装备预留空间。换句话说,这是“保守加进步”的折中方案。而SSN(X)核潜艇,则被定位为新一代“潜艇猎手”,部分借鉴当年海狼级的思路,以对抗未来大国潜艇威胁。此外,美国海军还准备加大对造船教育的投资,资助大学重新开设船舶设计课程,试图重建造船人才体系。
问题在于,美国海军收回主导权,是否真的能摆脱军工复合体的掌控?恐怕未必。首先,海军的内部设计团队规模有限,经历过的完整舰船设计项目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缺乏实战经验的新人,即使有雄心,也未必能避免“纸面设计”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其次,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并不会轻易退出。即便设计权在政府手里,建造依然必须依赖私营船厂。军工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拖延、追加预算、增加“不可预见费用”等方式继续攫取利益。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海军高层本身与军工企业之间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NAVSEA负责人,明天可能就进入洛克希德、亨廷顿、通用动力当“顾问”。收回主导权,看似削弱了军工复合体的空间,实际上仍难以切断既得利益链条。
▲美军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X)
如果DDG(X)和SSN(X)真的能按时、按质、按量服役,美国海军无疑会获得新的优势。新驱逐舰有望成为未来水面舰队骨干,新核潜艇则将提高对中俄潜艇的威慑力。但从近二十年的记录来看,美国造船业的关键词只有三个:拖延、超支、缩水。反观中国,055型驱逐舰、003型航母、新一代核潜艇等项目稳步推进,交付节奏远比美国更高效。如今连美国军迷也调侃:评价美国军工已经要用“中国标准”了。美国这次重启内部设计模式,更多是不得不为之的被动选择,而非自信的战略主动。能否真正改写“军工复合体坑惨军方”的历史,仍旧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家贼难防!美国军工复合体这几十年的所作所为,让美国海军不得不把本该依赖的“盟友”当作防范对象。DDG(X)和SSN(X)或许能避免星座级、朱姆沃尔特级的惨剧,但能否真正交付,还要看海军能否压制住那些贪婪而无能的军工巨头。一句话,美国的问题不是没有技术,而是“制度性失能”。只要旋转门、贪腐链、利益网依然存在,美国的下一代主力舰,依然可能只是PPT上的幻影。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