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眼看要打仗,伊朗的老毛病又犯了:看不上苏-35,买不起歼-10C

空天力量 · 6 小时前
以色列的战争威胁正在迫近,伊朗的“老毛病”似乎又犯了,在到底是采购苏-35还是歼-10C的问题上,又陷入了两难境地。
中东局势持续紧张,以色列“磨刀霍霍”,连带着伊朗也跟着紧张起来,有伊朗高层警告:与以色列的战争可能随时爆发,哈梅内伊的军事顾问直接表示,伊朗正在“为最坏的情况”最准备。在经历了上一次堪称惨痛的失败后,伊朗真的做好准备了吗?有消息人士指出,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1.png
【网友PS的伊朗涂装歼-10C】


看不上苏-35,买不起歼-10C
据外媒《防务博客》报道,一名广泛报道伊朗军方的军事记者透露,伊朗似乎并未为战争做好准备,一方面,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下令,取消采购苏-35的合同;另一方面,伊朗采购歼-10C的消息,也大都只是外界的推测,事实上,伊朗的预算并不足以支持采购歼-10C
若该消息属实,则意味着在这个紧要关头,伊朗再次陷入了摇摆之中,从表面看是“选俄制还是选中制”的技术问题,实则是决策层对现代战争规律理解不足的体现。
对于是否叫停采购苏-35的计划,伊朗官方目前没有给出回应,但明眼人能猜到:要么是资金压力,要么是担心装备交付后的维护、配套跟不上——毕竟苏-35这种重型战机,不是买回来就能直接形成战斗力的,需要雷达、导弹、电子战系统的协同,更需要飞行员长期训练。
而关于歼-10C的传闻,相关的炒作一直很多,有意思的是,以色列空袭后,伊朗民间却掀起了一波“反思潮”。
2.png
【伊朗空军在对抗中“形同虚设”】


不少人翻出几年前伊朗媒体“淘汰歼-10C、选择苏-35”的旧账,调侃当时“看不起中国装备,觉得粗制滥造”,现在却因防空体系在以军空袭中暴露的漏洞而后悔——要是当初选了歼-10C,说不定能多组建几个现代化中队,不至于被打得“有空无防”。
这种民间情绪与官方态度的反差,暴露了伊朗社会对武器装备的认知偏差,过去,伊朗受国际制裁和意识形态影响,对外部装备多少带点“偏见”:俄制装备因“大国背景”被高看一眼,中制装备则因缺乏实战“背书”被低估。
但以色列的空袭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种偏见——现代战争中,装备的实际效能远重于“标签”。
当伊朗的旧雷达被以军干扰得“找不着北”,当防空导弹打出去却够不着目标,所谓的“大国装备”神话瞬间崩塌。
可问题是,这种反思更多停留在情绪层面,没真正转化为清晰的装备战略:既然苏-35合同黄了,歼-10C又暂时难以企及,伊朗到底要靠什么填补空中短板
3.jpeg
【伊朗缺少的不只是先进战机】


先进战机,填不满的“体系窟窿”
其实,就算伊朗真买到了苏-35或歼-10C,就能解决当前的困境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因为伊朗空军的问题,从来不是“缺几架先进战机”,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系统性缺失”
现代空战要求雷达探测能力、电子对抗水平、预警机支援、数据链协同、飞行员战术素养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让再先进的战机变成“空中活靶子”。
此前“12日战争”中,以色列的空袭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的F-35隐身战机能在伊朗防空网眼皮底下突袭,靠的不是单机性能,而是从卫星侦察、电子压制到精确制导的全链条优势。
伊朗的雷达站要么老旧,要么被干扰得“乱报坐标”;防空导弹缺乏先进制导系统,只能“靠天吃饭”;更关键的是,整个防空体系缺乏协同,各节点各自为战,根本形不成合力。
这种情况下,就算伊朗有了苏-35或歼-10C,也可能面临“有机无体系”的尴尬:战机升空后,雷达找不到目标,电子战设备干扰不了敌方导弹,指挥中心传不来实时情报,飞行员只能凭经验“瞎飞”。
更现实的问题是,伊朗的国防工业和经济状况未必能支撑先进战机的长期使用,苏-35的维护成本高,需要定期更换零部件、升级航电系统;歼-10C虽然性价比被认可,但也需要稳定的配件供应和飞行员培训体系。
伊朗长期受制裁,外汇紧张,技术人才外流,能不能“养得起”这些先进战机,本身就是个问号
4.png
【以色列带来的空中威胁非常严峻】


伊朗想要做出困境,任重而道远
归根结底,伊朗要想真正摆脱当前的战争阴影,需要的不是“买几架战机”的短期动作,而是从战略思维到具体措施的全面调整
首先,得打破“装备万能论”的思维惯性,伊朗决策层必须明白,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不是“谁的飞机更先进谁就赢”。
与其把宝押在几型战机上,不如优先补全体系短板:比如升级现有雷达的探测能力,发展电子战装备,组建预警机部队,完善数据链系统。
这些“看不见的投入”虽然见效慢,却能让现有装备发挥更大效能,也能为未来引进新装备打下基础。
其次,伊朗得调整外交策略,争取更务实的外部支持,解除伊朗长期的国际孤立所带来的安全困境。
此外,伊朗得强化内部整合,消除“内耗”隐患,以色列的空袭之所以能屡屡得手,部分原因是伊朗内部存在情报泄露和防御漏洞。
伊朗需要通过更有效的社会治理,团结各派力量,同时加大对潜在“内奸”的打击力度。
最后,伊朗既然短期内难以在传统空战中追上以色列,伊朗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低成本、高韧性”的对抗手段。
5.jpeg
【以色列空袭带来的沉重教训仍未过去】


现在的伊朗,就像站在一条岔路口,但不容忽视的是,以色列的威胁不会等待伊朗“想清楚”——下一次空袭可能随时到来。
如果伊朗继续在战机选择上左右为难,或者在体系构建上“头痛医头”,那么等待它的,可能是比上一次空袭更惨重的损失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