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老铁路边排雷边建设,老挝为什么那么多雷?那是集束子弹药

科学信仰 · 8 小时前
中国参与建设的国外工程诸多,很难说出哪一个最困难,但要说哪一个最危险,中老铁路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因为这条铁路需要一边排雷一边建设。
中老铁路是连接云南昆明与老挝万象的一条电气化铁路,它是一条以中国为主投资建设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而在修建这条铁路时,我们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排雷,因为在老挝境内存在着大量未爆炸的“雷”,这些“雷”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那些并不是雷,而是集束子弹药。
1.jpeg



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之间,美国在老挝投掷了大约270万吨炸弹,目的是为了要切断胡志明小道。
但这些炸弹并不是全部当场爆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未爆炸,这些未爆炸的炸弹预估大约有80万吨。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有一些散落在田野山间的弹药被意外引爆,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更大一部分依旧以未爆炸弹药的状态持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在建设中老铁路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将这些未爆炸弹药排除。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弹药处于未爆炸状态呢?
2.jpeg



其实这些未爆炸的弹药几乎全部都是集束子弹药。
集束子弹药是一种将几十枚,甚至几百枚小型炸弹组合在一起的大炸弹。这个大炸弹的外壳其实只是一个布撒器,作用是将众多的小型炸弹投撒出去。当集束炸弹被投放下去之后,布撒器会在空中分解打开,数百枚小炸弹四散开来,就如同炸弹雨一般,可以造成大面积的杀伤。不过这种炸弹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爆率很高。因为大量的炸弹被密集装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无论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在运输过程中,又或是使用过程中,这些小炸弹都可能相互影响,可谓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3.jpeg



相比降低不爆率而言,保证这些炸弹不会在生产、运输或是投掷它们的飞机上爆炸,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这些小炸弹的引爆装置都进行了钝化处理,如此投下去不爆炸的几率也就随之增加了,再加上老挝很多地区的地质比较松软,这就导致了集束子弹药不爆现象的进一步加剧。既然知道集束子弹药投下去会有很多不爆的,而对手肯定要对这些不爆的炸弹进行排除,为了给对手的排爆工作制造困难,美国又对集束子弹药的定时引信进行了改良。
4.jpeg



原本在一定时间后就会引爆的定时引信被改装成了不定时引信,也就是说这些炸弹有可能永远不爆,也有可能在未来任何一个时间点爆炸,让人不敢靠近它去排爆。
但是炸弹投下去了,如果一直无法排除,永远威胁着无辜平民的生命安全实在是太不人道了,于是就又在这些炸弹中安装了一个自毁装置,也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彻底报废,再也不会爆炸。然而想法是好的,但这些炸弹在投掷时会发生剧烈的碰撞,其中很多炸弹的自毁装置都被碰坏了,且无法分辨哪个炸弹是报废的,所以几乎没有意义,后来干脆取消了。
5.jpeg



老挝境内遗留下的这些未爆炸的炸弹,最终这些炸弹还是依靠我们在修建中老铁路时进行排除的。
其实这种集束炸弹不仅会给敌人带来麻烦,很多时候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美国在海湾战争时期也使用了集束炸弹,结果地面部队向前推进时就进入了炸弹投放区域,不少人员都因自己投放的这些未爆炸弹药而意外受伤,不得已只好先排雷再前进,极大拖延了自己的行军进程,为对方的战术部署赢得了时间。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