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名越南网民在美国知名论坛——红迪网(Reddit)上,发布了一篇自省帖。
在帖子中,他说他一直以为中国的发展水平和越南几乎差不多,没什么特别之处,直到现在才发现中国竟然有隐身战机,比如五代机、六代机,以及自己的空间站和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
他还坦言,自己长期活在美剧构建的信息茧房中,对北方邻国的认知停留在“比越南大一点”的错觉里,直到学会上网浏览国际新闻,才惊觉两国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更让他感到扎心的是,他曾一度瞧不上中国,觉得中国只会山寨、制造假货,甚至还认为这些 “假货” 会走私到越南。但如今他才明白,越南连那些所谓的 “假货” 都无法生产出来。最后,这名越南网友发出了灵魂拷问:如果中国的 “山寨货” 都不行,那么连山寨货都生产不出来的越南又算什么呢?
说实话,这位越南网友的自嘲,戳中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的通病:既缺乏工业基础,又沉迷于对他国进行廉价的嘲讽。以越南为例,国内存在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态,总觉得自家的东西才是好的,而别人的都是中看不中用。
就像近期,越南为庆祝9月2日建国80周年进行阅兵彩排,河内街头坦克、导弹车穿梭,相关照片和视频在网上刷屏,许多越南网民为此感到得意。但在中国军迷眼中,除了几辆 T-90S 坦克和无人机还算凑合,越南阅兵的装备大多是T-54、T-62坦克和S-300防空系统等老旧装备。这些装备对于解放军而言,早已是应当进入博物馆的老古董了。
回到正题,这名越南网友会有这样的感慨,其实并不意外。如今,中越两国的军事实力已存在巨大差距。
在战斗机方面,中国从歼-10到歼-20,再到歼-35,早已步入五代机时代。歼- 20作为中国首款隐身战机,于2017年服役,性能可与美国的F-22和F-35相媲美。歼- 35是海军版隐身战机,专为航母舰载机设计。而去年12月六代机的试飞,更是将中国推向了引领先进战机发展的前沿。
反观越南,其空军主力仍是2004年从俄罗斯购买的36架苏-30MK2。尽管该机型性能不算差,但在隐身能力、雷达性能和电子战能力等方面,与歼-20相比整整落后了一代。越南尚未触及五代机的门槛,更不用提六代机了。
在航母领域,中国的“福建舰”已采用电磁弹射技术,技术水平直追美国最新航母。而越南不要说拥有航母,就连像样的护卫舰数量都屈指可数。这样的硬实力差距,任谁看到都会感到震撼。
再往深了说,中越的差距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回顾上世纪80年代,中越两国的军事实力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当时,越南依靠苏联援助,拥有米格- 21和T-55坦克;中国虽有歼- 7和59式坦克,但优势并不明显。
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军工企业也迎来了迅猛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仿制苏- 27,成功研制出歼- 11;2000年后,歼- 10、歼- 20等先进战机相继问世,军工体系从逆向工程逐步走向自主研发,实现了质的飞跃。
而越南在上世纪90年代才起步进行革新开放,军工基础薄弱,主要依靠进口俄罗斯装备来维持军事力量。到2025年,中国的国防预算高达2400亿美元,而越南仅有60多亿美元,还不到中国的零头。经济差距逐渐拉大,军事发展自然也难以跟上步伐。中国拥有中航工业、北方工业等军工巨头,能够自主生产飞机、导弹、雷达等装备,越南却连一个像样的军工厂都没有,只能依靠购买二手装备来支撑军事需求。
今年7月中旬,中越在广西举行了“携手同行 - 2025”陆军联合训练,这是两军首次在陆军领域开展联合演习。央视发布的一组照片显示,越南士兵在参观中国的新锐装备时,眼神中透露出惊讶与好奇,仿佛是“乡下人进城”,想必其内心也是五味杂陈。这并不奇怪,越南军队目前主力装备仍是T-62坦克和RPG火箭筒,在火力和信息化水平方面与中国军队相差甚远。
当然,这位越南网友的帖子,还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认知偏差。越南年轻人深受美国文化影响,对漫威电影、特斯拉、SpaceX 等耳熟能详,但对中国的发展却知之甚少。许多人还停留在“中国山寨货”的刻板印象中,认为中国只会抄袭,无法制造出优质产品。
但现实是,中国不仅拥有歼- 20、福建舰等先进装备,还在北斗导航、5G 网络、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而这些领域越南尚未起步。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认知偏差与越南国内的宣传也有关系。越南历史书反复强调中国古代对越南的“千年统治”,这在潜移默化中使很多人对现代中国产生了莫名的敌意。
从这一点来看,这位越南网友能够跳出宣传的束缚,坦诚地反思自己的偏见,实属难能可贵,同时也凸显出越南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是何等匮乏。
总体而言,越南网友的自嘲,揭露了越南乃至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问题:沉迷于对他国进行廉价嘲讽,却忽视了正视自身的短板。中越之间的差距并非短期内形成,越南若想追赶,首先需要学会放下偏见,直面现实。否则,仅仅依靠吐槽 “中国山寨货”,是无法制造出自己的国产飞机的。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