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俄罗斯对中国下达禁令!俄乌冲突还没结束,就忍不住翻脸了?

长安故里 · 昨天 23:21
俄罗斯突然拿中国卡车开刀算是给所有出海企业敲了警钟。
2025年7月30号俄联邦技术监督局出手封了东风、福田等六个中国卡车型号,直接说刹车和噪音不达标,实际上是把中国卡车占掉27.6%的市场份额硬生生扒下来给本土企业让路。
1.jpeg

表面查质量,暗里保产业,这才是真正的国际生意规则。
查安全标准这套路可不是俄罗斯原创。
看看土耳其这两年对家电进口搞的技术壁垒,拿能效指标卡掉60%的中国空调,转头就扶持本土品牌Arçelik。
2.jpeg

墨西哥卡车市场更绝,强制要求每辆车必须配置当地生产的消音器,明摆着逼外国车企要么建厂要么滚蛋。
这些国家都懂,手里捏着技术标准就是捏着市场开关。
俄罗斯汽车产业这十年就没站起来过,卡玛兹重卡巅峰时期占本国市场74%,结果2024年跌到只剩21%,换谁都得急眼。
3.jpeg

但真要搞技术竞赛,俄方检测报告里说的刹车距离超标数据就有猫腻——第三方机构复测显示中国车型在零下30度工况下刹车距离比俄标多出0.8米,可常温测试完全达标。
这就跟德国要求捷克啤酒必须用德国酵母一样,拿地域特性当技术壁垒。
中国车企现在最该想明白的是怎么把工厂焊死在别人地盘上。
4.jpeg

看看长城汽车在图拉州建的整车厂,去年贡献了俄乘用车市场18%的份额,这次卡车禁令压根没碰他们。
吉利白俄罗斯工厂更狠,直接给当地贡献了2万个就业岗位,这种企业俄方敢动?
产业本地化才是真正的安全证书。
说到极寒性能,黑龙江车企早就有零下40度冷启动技术,但出口车型为啥没装?
5.jpeg

说白了就是成本控制作祟。
哈尔滨工业大学车辆实验室的数据显示,加装双级涡轮增压和耐寒蓄电池组,整车成本要涨12%,但能解决西伯利亚80%的启动故障。
这些技术不是没有,是没舍得用。
6.jpeg

现在最该警惕的是政策连环套。
俄罗斯刚宣布2030年前要把进口车市占率压到30%以下,转头就放风要给本土电动车补贴30%。
这套组合拳印度三年前就打过,先对手机整机收20%关税,等小米们被迫建厂了,再对充电器单独加税。
7.jpeg

中企要是还抱着赚快钱的心态,迟早被政策磨盘碾碎。
说白了这就是场产业攻防战。
当年韩国手机退出中国市场,表面是萨德问题,实则是华为、OV起来了。
现在俄罗斯卡车市场翻脸,不过是卡玛兹要翻身的前奏。
中企真想在海外扎根,要么像海尔那样在巴基斯坦建辐射南亚的工业园,要么学特斯拉用超级工厂换市场,中间路线走不通了。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