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周琦为何没有在NBA打出成绩?性格比易建联还内向

MerleRing · 7 小时前
周琦的NBA之谜:从大魔王到边缘人,光环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1.jpeg



明星周琦的NBA之旅最近又被推上了舆论浪尖。不少球迷刷屏感慨:“还记得2016年他被称作中国篮球‘大魔王’,在CBA赛场封盖如麻、投篮如神吗?如今却混成了NBA的‘板凳边缘人’,这让多少人梦碎一地!”似乎昨天他还在CBA总决赛捧起MVP奖杯,今天就在NBA短短两年落寞归国。周琦的这场“美利坚圆梦之路”,到底败给了什么?有人说是身体、有人怪性格、也有人深扒背后体制——真相往往没那么简单!
2.jpeg



高光时刻:CBA 无敌 VS NBA 路人
3.jpeg



先划重点,周琦出生于1996年,身高2米16,臂展2米33,静态天赋秒杀一众同龄人。2016年他带领新疆队斩获CBA首冠,个人包揽总决赛MVP。那年社交平台服务器一度因为“周琦封盖集锦”被刷爆,评论区动辄几万条留言,“未来中国第一中锋”风评走天涯。


可回头看他2017年正式登陆NBA,休斯顿火箭第43顺位礼遇,火箭总经理莫雷还曾公开评价:“周琦这种防守天赋,联盟稀有。”没想到,首季仅有18次出场,场均1.2分1.2篮板,数据甚至不及火箭队一场暂停的广告时长。第二赛季更惨,只有2.3分钟的表现空间。NBA舞台,像极了他的“透明隐身术”。


落差何来?身体天赋、技术细节、心理素质、多重考验张张都是“拦路虎”


一部分球迷认为,周琦失败的最大痛点,是“纸面身体天赋”遇上“对抗强度”。2米16的身高配95公斤体重,放NBA简直是“移动纸片人”。面对卡佩拉、亚当斯、德安德鲁·乔丹这类内线猛兽,他常常一碰就弹,篮下卡位完全不占便宜。火箭队助教卢卡斯更直言:“他至少得增重10公斤,否则在NBA寸步难行。”


也有球迷提出,技术细节是硬伤。周琦标榜空间型内线,CBA三分手感一流,到了NBA三分命中率干脆滑铁卢——19投2中,只有10.5%,远不如国内30%以上水准。持球攻有限、背打粗糙,防守虽然有封盖亮点,但篮板嗅觉和卡位意识常常掉线。顶级对抗下,不只身体拖后腿,技术也撑不起独当一面的场面。


更有意思的是,“内向性格+文化适应”成了隐藏BOSS。对比姚明的豁达、易建联的沉静,周琦性格更偏内敛,经常自己训练、独来独往,在火箭队基本溶不进团队文化。语言障碍加剧困境——和教练、队友交流障碍重重,甚至不少球迷都揣测:这个孤独感,是不是彻底击败了他?网上还流传一句他的心声:“有时候训练回公寓,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特别难受。”你还记得易建联当初被问有没有退路时那句:“有机会一定再回来NBA。”那叫一个刚!自己人气场都在,能不争口气吗?


背后的体制问题:机遇、选择与“舒适圈”困局


当然,球迷的讨论并没有终点。有人觉得,周琦运气太差。当时NBA正刮小球风,火箭魔球体系不重视传统内线,卡佩拉抢走了发展空间。而且周琦2018年被裁后,没有选择继续留美刷机会,反而“秒回”CBA做老大。与易建联当年坚持苦等NBA合同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大家忍不住问:是不是NBA的苦吃不过舒适区的糖?


还有评论提到,中国篮球自带体制短板。技术培养、心理建设这块“软件”,长期被忽视。前男篮主帅宫鲁鸣也曾盘点:“身高臂展有了,但篮球智商、心理抗压方面太欠缺。”在竞争极度激烈、战术博弈爆炸的NBA环境,这些“漏洞”会被瞬时放大。


同类对比:“姚明模式”和“周琦模式”的分水岭


别忘了,作为中国球员NBA最耀眼的“前辈”,姚明从选秀开始就全程专业系统,火箭队甚至雇专职翻译和生活顾问,帮助他全方位融入。而周琦时代,这一块支持系统明显没跟上。加上网络压力、媒体聚光灯和文化水土不服,多重夹击换个普通人都要崩掉。


情感细节瞬间: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是哪一瞬?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周琦在火箭主场首次替补上阵时,场边一阵“中国红”旗帜挥舞,全场欢呼——彼时的希望有多大,今日的落空就有多惨。也有人说,周琦年少笑容灿烂,但逐渐被冷板凳、误解和挫折磨得棱角全无,这影院级对比,百感交集。


结语&互动钩子:你怎么看周琦的NBA归程?


周琦的NBA故事,是光环下的真实剪影。有人遗憾,有人叹息,也有人说“下一个追梦人还会再来”。你觉得,周琦不成功,更多是个人的问题,还是大环境/体制制约?——你对中国球员下一个“登陆NBA之星”会有信心吗?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点赞关注,咱们一起聊聊中国篮球的“出海密码”!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