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马来西亚有多 “魔幻”?男多女少却能一夫多妻,华人跺脚全国都颤

山河人文志 · 6 小时前
马来西亚这国家,要是论东南亚哪个颜值最高,我投它一票。大家都叫它 “大马”,夜生活那叫一个丰富,去吉隆坡的阿罗街和 TREC 逛逛,满眼都是高颜值小姐姐。这儿常年气温三十来度,姑娘们不管逛街还是蹦迪,都爱穿短裙,看着特清爽。


1.png

2.png

在大马,姑娘们结婚都挺晚,一般三十岁以后才考虑嫁人。彩礼也没啥讲究,有的给几百块意思意思就行。虽说这儿男多女少,却允许一夫多妻 —— 不过想娶第二个老婆,得大老婆点头;娶第三个,就得大老婆和二老婆都同意,没那么随便。
3.png

大马现在有 700 万左右华人,占总人口的 23.2%。当地富豪榜前 10 名里,9 个都是华人。去旅游也不用愁不习惯,街上到处是中文招牌,中餐馆子啥菜系都有,端午节、中秋节过得比国内还热闹。
4.png

5.png

其实大马离咱特近,最近的地方才 58 公里,离曾母暗沙也才 100 多公里,国土面积约 33 万平方公里。南海把它分成了西马和东马两部分,看夜景图就知道,西马的灯光比东马密多了 ——80% 的人住西马,东马只住了 20%。全国有 13 个州和 3 个直辖区,华人大多集中在西马的吉隆坡、槟城、怡保,沙捞越、柔佛州也有不少。
6.png

除了华人,还有 200 来万印度人。可能受印度影响,大马人不爱用纸擦屁股,好点的公厕都有冲洗水管(开个玩笑哈)。其实大马主要信伊斯兰教,去了得尊重人家的宗教习惯。不过因为华人和印度人多,佛教、基督教、印度教也挺常见。不同族群混得久了,当地人五官特好看 —— 有华人的精致,有印度人的立体,眼眸还深邃。
7.png

正式场合里,他们爱穿一种叫 “纱笼” 的衣服,性子偏保守。打招呼时,会互相蹭蹭手心,再双手合十摸下心窝,别一上来就牵手、摸头或拍背,人家会不高兴的。看到漂亮姑娘也别用食指指,这在当地是大不敬,用拇指指方向更稳妥。
大马人的生活节奏特慢,干啥都不急不躁。开会、结婚、约朋友喝茶,迟到半小时都算正常。他们还爱叫人 “老板”,不管你干啥的,听着别飘,就是个客气称呼而已。打招呼最好叫名字或头衔 —— 当地人没固定姓氏,儿子一般用父亲的名字当姓,父亲的姓又是祖父的名,乱得很。但头衔不能叫错,这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尤其贵族的世袭封号,叫错了人家真会生气。
和隔壁印尼一样,大马人觉得左手不干净,用左手接触人会遭白眼。他们还爱用手抓饭,非华人餐馆的桌上常会放个水壶,那是洗手用的,可别拿来喝。吃完饭也别随便抽烟,除了机场几个地方,全国基本都禁烟。
8.png

住吉隆坡的话,饭后想吃榴莲得注意,2009 年有人在轻轨上吃榴莲,味儿太大惹得全车厢人炸锅,后来就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吃榴莲了。去梳邦市玩,别随便发誓,那儿一年 240 天打雷,被戏称 “闪电之都”,真怕遭雷劈。另外,别穿黄衣服出门,那是皇室专用色。
9.png

大马有 9 个王室,每个掌管一个州,国家最高元首由这 9 个王室轮流当,五年换一次。见到王室,华人保持安静就行。
10.png

华人在大马地位可不低。以前大马能成 “亚洲四小虎”,东南亚第三富,华人功不可没。郭鹤年创立的郭氏兄弟有限公司,人称 “亚洲糖王”“酒店大王”,蝉联首富 20 多年;还有陈志远、李良华、郭令灿这些企业家,都是华人。华人企业多,当地平均月薪能到 4500 吉特(约 7650 元人民币),做贸易、进出口或橡胶、棕榈油加工的,月入过万很常见。音乐界的品冠、光良、梁静茹、戴佩妮,也都是大马华人。
11.png

现在中马互免签证,2024 年大马接待了 370 多万中国游客,预计 2025 年能到 500 万。华人的地产、中文教育、法律服务、美容美发等行业遍地都是,光华文小学就 1294 所,独立中学 60 所,吉隆坡唐人街附近光华人餐馆就超 2000 家,走在街上常以为还在国内。
12.png

别看现在风光,几百年前华人都是来讨生活的。汉唐时就有人因贸易、避难来马来半岛,大规模移民是明清时期 —— 沿海战乱多,听说南洋机会多,大家就 “下南洋” 闯一闯,多来自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清末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海禁,大批华人被当 “契约劳工” 送来,挖矿、种橡胶,干的都是苦力。但华人能吃苦、脑子活,慢慢扎下根,和当地人通婚的后代,男的叫 “答”,女的叫 “娘惹”,形成了独特的答娘惹文化。
1969 年发生过种族冲突,华人与马来人关系一度紧张,但华人没被打垮,慢慢积累财富,涉足各个领域。成功后还捐资助学、建医院、做慈善,带动了当地经济,也让马来人受益。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