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这地方,你是不是也听过些说法?有人说比缅北还乱,到底真不真?还有人问,带 1000 块钱去那儿能待几天?前阵子我刚好去晃了晃,今天就跟你念叨念叨我看见的、听见的实在事儿。
先说说安全吧。没去过的人总觉得那儿乱糟糟的,说什么 "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跟缅北似的。可我去了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说在万象吧,有天凌晨一点半,我跟当地接待的同事,仨人闲得慌想出去溜达,你猜怎么着?街上安安静静的,啥事儿没有。而且当地老挝人,不管老少,对咱外国游客都特热乎。就连排队上厕所,人家都会让你先去,多客气。
不过老挝和缅甸这俩地方,确实都有些门道,仔细琢磨琢磨,其实差不离。老挝也就跟咱广西差不多大,没想到这些年也折腾得够呛,在东南亚那片儿,家底都快折腾没了。但这儿华人可不少,就说三江城吧,差不多有十几万华人在这儿过日子。
三江城这地方可有意思了。街上的店铺、饭馆、娱乐场所,招牌全是中文,看着跟咱老家小县城似的,特亲切。在这儿做生意的老板,只要会说中文,就比不会说的吃香。据说啊,这儿 90% 都是华人开店,从家电、五金到各种服务场所,啥都有。街上跑的车,好多也是咱同胞自己开过来的。不过你往街上瞅,最多的还是会所、按摩、足疗、洗浴、饭馆,还有 KTV。我在这儿吃了顿自助串串香,花了 30 多万老币,砂锅小烧烤换算成人民币 100 多块。
再说说钱的事儿。老挝的钱叫基普,大伙儿都叫老币。100 块人民币能换 32 万老币,看着手里一堆带零的票子,你是不是觉得能买不少东西?可真到花钱的时候才知道,不经花。我本来以为,老挝这地方看着不发达,物价肯定便宜,一块钱能当十块二十块花,结果完全不是这样。就说菜市场或者夜市门口卖的米线、米粉,当地人常吃的,一碗要 3 万老币,合人民币 10 块钱。超市里一瓶矿泉水 5 块,易拉罐啤酒 12 块,这都不算新鲜。要是想尝尝当地特色,像椰子鸡饭、猪脚饭、海鲜烧烤,甚至榴莲拌饭、炸虫子这些,一份差不多要 20 万到 30 万老币。
你猜我本来打算在万象待到啥时候?10 月份呢!结果待了不到 10 天就想辙回来了。不光是花钱快,这儿的天气也够呛。刚下飞机那会儿,才 5 分钟,我身上的衣服就全湿透了,空气又闷又热,浑身黏糊糊的。三十多度的气温,还混着点跟风油精、辣椒粉似的味儿,你想想那感觉。出门打车吧,街上不是突突车就是三轮突突车,起步价就要 15 万老币,坐上去一路颠得我都想反胃。司机师傅倒是热情,嘴里叨叨叨的,老挝话、中文、英语混着来,能不能听懂全看运气。
对了,老挝人咋看咱中国人?态度咋样?你可能不知道,老挝有好几个民族,老松族、老龙族、老听族都有。其中老松族的生活习惯跟咱差不多,人特淳朴,还勤快,热乎劲儿十足。不过这儿当地女性比男性多,听说不少男的 30 多岁就 "退休" 了 —— 我这 "退休" 是打引号的,所以家里的担子,就全落在女的身上了。
我跟我那哥们在这儿雇了个当地女导游,一天 200 多块。一开始还琢磨着,会不会有啥坑啊?毕竟头一回来。结果人家特负责,既不巴结你,也没逼着买东西,那感觉,跟别处真不一样。要说老挝的夜生活,那可真是…… 用丰富多彩、热情奔放来形容都算收敛的。跟缅甸、柬埔寨比起来,你说它 "安全不安全"?依我看,至少我在街上逛的时候,一点儿没觉得慌,反而看到那些熟悉的中文招牌,听到乡音,心里特踏实。
不过这儿的贫富差距是真不小,有人住着好房子开着好车,也有人连顿饱饭都费劲。可就算这样,当地人对游客的那股子热乎劲儿,是装不出来的。
最后再绕回开头的问题,带 1000 块钱能在这儿待多久?你自己算算,住的地方还没算呢,光吃吃喝喝,一天下来就得多少?所以啊,真别以为落后地方物价就低,有时候现实跟想的完全两码事。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老挝?要是去过,肯定也有自己的感受吧?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