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锈迹斑斑的废船壳,历经七年改造成为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同一时期,它的姊妹舰却在俄罗斯船厂里被火灾和事故吞噬。
多年后,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谢尔盖·卡尔吉诺夫面对媒体镜头提出一个令人惊愕的建议,俄罗斯应当向中国“回购”辽宁舰航空母舰。
他要求中方必须彻底拆除舰上所有武器装备,确保其不再作为军舰使用,并恢复苏联时期的旧名“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
两艘同一时期建造的航母,最后的结局截然不同,俄罗斯航空母舰日落西山,中国航母却扬帆起航,俄罗斯议员的提议,折射出一个军事大国的落寞的残影。
姊妹舰的迥异命运,俄罗斯海军的失落十年
辽宁舰的故事始于1985年,苏联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始建造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二号舰,命名为“瓦良格号”。
1991年苏联解体时,这艘巨舰仅完成68%的建造进度,成了一个没有动力、没有雷达、没有武器的钢铁空壳。
1998年,一家香港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元购入这艘废弃航母,历经四年波折,锈迹斑斑的船体终于在2002年3月抵达大连港。
当中国军方在2005年正式接手时,技术人员面对的是一块“空白的画布”,核心设备被拆光,图纸严重缺失,连最基本的动力系统都需要从头研发。
七年改造攻关,中国工程师铺设了全舰电缆管道,加固了船体,攻克了舰载机阻拦索技术。
2012年9月25日,这艘焕然一新的航母以“辽宁舰”之名加入中国海军序列,国产化率超过90%,安装零部件达60万个。
辽宁舰的姊妹舰“库兹涅佐夫号”作为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命运却走向另一条轨迹。2017年进入船厂维修时,谁也没料到这会是一场无尽噩梦的开始。
2018年,承载航母的浮动船坞突然沉没,巨型起重机砸穿飞行甲板;2019年,焊接火花引发火灾,再次重创舰体。
维修费用不断膨胀,最终接近官方预算的三倍,高达20亿美元,而航母依然瘫痪在船厂。
2025年7月底,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长阿列克谢·拉赫曼诺夫无奈宣布,库兹涅佐夫号已不具备维修价值,俄罗斯宣布放弃维修该国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随后确认取消海军节主阅兵式,这艘曾代表俄罗斯远洋雄心的航母,最终可能面临拆解或出售的命运。
与此同时,黑海舰队也遭受重创。2022年,万吨级巡洋舰“莫斯科号”在俄乌冲突中沉没,俄海军被迫以排水量仅4035吨的“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临时担任旗舰。
法律困境与现实鸿沟,回购提议的空中楼阁
当卡尔吉诺夫议员提出“回购辽宁舰”时,他的要求具体得惊人,中方需拆除所有武器系统,恢复苏联旧名“瓦良格号”,并重新命名为“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号”,最后作为黑海舰队新旗舰。
辽宁舰
部分俄罗斯专家甚至声称,当初乌克兰将“瓦良格号”转让给中国的过程存在“法理争议”,俄罗斯有追索权。
然而国际法学者普遍认为,苏联解体后该舰合法归属乌克兰,中国通过商业交易获得船体,产权清晰无争议。
技术层面的障碍更为巨大。辽宁舰经过中国改造后,90%以上系统已实现国产化,与原始设计相比已脱胎换骨。
即便俄方获得空船壳,以当前俄罗斯的军工能力,也难以重新安装现代化作战系统。
俄罗斯海军专家向塔斯社坦言,俄罗斯本土已无法独立生产航母所需核心设备,原有的工业体系早已被分割至乌克兰等前加盟共和国。
俄方设想获得辽宁舰后自己加装武备,迅速恢复航母作战能力。但专业人士指出,这种想法极不现实——单独设备更新、系统集成成本可能超过当年购舰费用的数十倍。
面对俄罗斯的非军事化要求,有创意方案提议将航母转化为海上“移动文化方舟”。这一设想巧妙避开国际军备转让的政治敏感问题,同时开辟中俄合作新维度。
根据构想,宽阔的飞行甲板可化身露天文化广场,举办展览或国际艺术表演;巨大的机库空间可改造为体验式海上博物馆或联合科研中心;部分舱室则能打造成独特的海上主题酒店。
这种转型方案既满足俄方“拆除武器、停止军用”的要求,又能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创新平台。俄方甚至可能以石油、矿石、高端林材等自然资源作为部分“回购”补偿。
与其让庞大的身躯在军事博弈的迷雾中负重潜行,不如让其承载文化与和平的使命在阳光下远航。
全球航母新格局,中俄命运分野的象征
2025年全球航母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权威机构《简氏防务周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现役航母数量降至38艘,为近年来最低点。在此背景下,各国发展路径呈现鲜明对比。
美国依托成熟的“福特级”航母保持技术领先;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完成远洋部署;中国、印度、韩国积极推进新型航母建设。
国际智库CSIS预测,2025-2035年全球航母主力将持续向亚太地区集中。
中国已迈入“三航母时代”,辽宁舰、山东舰保持高出勤率,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进入实用化测试阶段。
中国航母编队年均航行总里程突破20万海里,在西太平洋的实战化演练覆盖编队防御、反潜作战等多领域。
军事专家提出“航母五件套”概念——隐身舰载战斗机、多用途弹射舰载战斗机、固定翼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及反潜直升机,构成完整作战体系。
随着歼-15T等新型舰载机亮相,中国航母正逐步实现这一整合作战能力。
反观俄罗斯,国防预算向地面部队和战略火箭军倾斜,海军项目屡遭削减。俄海军航母编队训练时长不足90小时,舰载机飞行员大批转往陆基航空兵。
国际军事智库普遍认为,俄罗斯未来10-15年内难以重返航母大国行列。而在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曾经雄壮的“库兹涅佐夫号”正在寒风中等待最后的拆解命运。
航母从来不只是钢铁巨舰,更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血脉结晶。当最后一艘俄制航母退出历史舞台,海权博弈的新篇章已然揭开。
资料来源:
俄媒:俄唯一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将被封存2025年07月28日 13:30 参考消息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