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安东·尼尔曼:泽连斯基会把整个顿巴斯地区交给俄罗斯吗?

观察者网 · 7 小时前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尔曼,翻译/薛凯桓】
乌克兰问题近期再次迎来了转机,俄美之间的接触让终战的可能性终于不再停留于纸面上。
一切都来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又一次态度转换。在听取了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访问莫斯科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的情况汇报后,他又从近期的“反俄”转到了“理性”。
面对媒体提问,特朗普展现出其一贯的、充满矛盾色彩的夸张风格。他对几个关键问题的回应要点如下:
1. 他形容普京与威特科夫的会谈“极具建设性”且“取得重大进展”。但他同时谨慎地表示这尚不能称为“突破”,并强调此类工作已持续多时。
2. 尽管美国对乌克兰设定的最后期限临近,乌克兰冲突的最终解决仍需数周才能明朗。目前前线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没有停火的迹象。
3. 他提及围绕乌克兰及全球局势的“极其严肃的谈判”正在进行。但同时,特朗普宣布美国已对印度商品实施制裁(提高关税),并警告可能对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实施新的二级制裁,暗示“未来将看到更多”。
4. 特朗普表示,若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华盛顿会考虑取消对印度购买俄石油征收的额外关税。但他同时强调对俄新制裁仍在计划中,具体时间表尚未确定。
特朗普透露,他与普京举行会晤、结束俄乌冲突的“前景良好”,并且提及与泽连斯基也有接触。
1.jpeg
普京与特朗普(资料图)
峰会的猫腻
特朗普的系列表态充满内在矛盾性。这如同一个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对同一事实的迥异解读,前者关注困难与缺失,后者则强调机遇与优势。虽然谈论的是同一议题,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
此前,亲共和党的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曾报道称,是普京在莫斯科向威特科夫表达了希望与特朗普会晤的意愿,威特科夫随后向特朗普转达此意,而特朗普对会晤持开放态度,但前提是“会晤的结果是结束战争”。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随后证实,近期将是俄美总统会晤的“基准时间”。
两国领导人释放此类信息具有明确的意图。特朗普显然在塑造一种国际舆论氛围:他是主要的“和平缔造者”。为实现和平,他将不遗余力,包括向俄乌施压,迫使双方重返谈判桌并达成停火。
这是一种精明的策略:一旦全球舆论普遍认可特朗普的促和能力,无论普京、泽连斯基或其他各方领导人在和平进程中实际发挥何种作用,最终光环都可能聚焦于特朗普身上,甚至为其赢得诺贝尔和平奖铺路。
美国媒体对此的报道是:
据称是普京建议特朗普派遣威特科夫赴莫斯科,初步探讨停火条件;俄罗斯据报准备向乌克兰及美西方提出“空中停战”方案(即在乌克兰东部前线设立禁飞区,涵盖从飞机、直升机到各型无人机);为确保协议约束力,美国在先前称需要举行普京、特朗普、泽连斯基的三方会晤。有报道称普京虽然对这个方案不满意,但已经勉强同意。
报道全都指向“是普京主动寻求妥协”,西方舆论因此反应积极。他们解读为“俄罗斯的进攻势头受挫,并对特朗普潜在的严厉制裁(可能重创其经济)感到忧虑。”
然而,从克里姆林宫的角度审视,即使报道属实——是普京提议加速和谈——俄罗斯方面仍可能占据主动。因为在激烈的冲突中,率先认识到局势的破坏性、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并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的一方,往往体现出更深刻的认知能力和战略智慧。这并非意味着放弃追求胜利,而是在评估可实现目标的前提下,选择保护生命和资源的明智之举。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参照。19世纪克里米亚战争战败后,俄国被迫签订屈辱的《巴黎条约》,甚至被剥夺黑海拥有海军的权利。但时任俄罗斯首相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亲王以“俄罗斯没有愤怒,俄罗斯正在集中精力”的名言应对。最终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于1871年解除了黑海海军禁令,并在1878年收复失地。当下俄罗斯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其寻求和平的意愿可被视为战略主动下的善意姿态。
此外,即使是“空中停火”这类局部措施,也可能暗含对俄有利因素。乌军目前最强的军事力量是其迅速发展的无人机部队,它们有效迟滞了俄军的地面推进。若实施空中停火,双方航空器均禁飞,但俄军地面行动仍可继续,乌克兰无人机优势将被抵消。至于完全停火,那是另一个需要艰苦谈判的议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2.jpeg
乌克兰早已建立“无人机兵种”
特朗普坚持三方会谈的模式,反映的是西方的集体诉求。泽连斯基本人于今年7月初在与多位欧洲领导人的联合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我已多次声明,我们准备好进行任何形式的会谈。我认为在俄罗斯,只有普京能做出真正决定。因此,若要和平,领导人级别的会谈是必要的。”
西方支持这一模式。他们的意图是保住泽连斯基政权和部分乌克兰领土作为“反俄桥头堡”,想要将乌克兰打造为长期对抗俄罗斯的“试验场”,为未来可能的冲突重新武装和训练部队。所谓“永久和平”的承诺显得苍白,而俄罗斯寻求的是能彻底消除安全威胁的持久和平,这是普京反复向西方传达的立场。特朗普作为所谓“和平缔造者”,也要面对这个核心诉求。
那么,普京要如何与立场强硬的泽连斯基进行一场真正有意义的对话?如果泽连斯基同意会晤,他的动机可能更多在于满足他的个人政治需求或展示存在感(标榜自己是“合法总统”)。普京方面已表明,只有会晤能导向俄罗斯所需的和平结果时,他才会考虑与泽连斯基接触。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对此的态度也非常谨慎:“我们建议首先集中精力筹备与特朗普总统的双边会谈,确保其成功且富有成效至关重要。”这一立场清晰表明俄罗斯当前的优先事项,也表明了俄罗斯为什么愿意再次坐在谈判桌上。
至于泽连斯基最终是否准备好参与三方会谈,鉴于其当前面临的政治与军事压力,这个前景的不确定性极高。
不过,不知为何,很少有人留意到乌沙科夫的另一个关键表态。他称,特朗普已就乌克兰问题传达了一些建议,克里姆林宫方面认为这些提议完全能够接受。具体的条件目前尚未对外公布。
这是俄罗斯在整个谈判进程中,首次正式表态同意特朗普提出的乌克兰停火方案。实际上,这也是特朗普与普京得以真正举行领导人会晤的原因,但情况也可能会在会议召开之际发生重大变动。
有传言称5月初俄美曾一度达成过共识,当时俄罗斯方面认可了特朗普提出的和平方案。这份方案打算在前线实现停火,方案还包括美国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解除对俄制裁,并确保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但之后,在欧洲和基辅当局出手干预的情况下,该方案被修改,删除了美国此前与俄罗斯达成的部分“共识条款”。最终,这份被修改后的方案遭到了普京的拒绝。
他们现在或许会尝试做类似的事情。比如,之前有媒体援引白宫匿名官员的话报道,美国将普京与特朗普的会面作为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的前提,特朗普本人对此予以否认。但这种状况表明,美国内部的某些圈子希望重新拟定和平方案。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泄密事件是通过与共和党“鹰派”关系密切的《纽约邮报》等媒体曝出的,这很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美国内部试图改动“特朗普和平方案”的举动。
要是在特朗普和普京会面并批准“和平方案”时这个方案没有被改动,那么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泽连斯基及欧洲方面会接受新的“和平方案”吗?
很明显,美国已经向基辅当局和欧洲各国通报了新的“和平方案”。在威特科夫访问莫斯科之后,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以及欧洲各国领导人进行了交谈。他们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但从西方媒体(主要是英国媒体)的报道来看,欧洲和基辅当局对此心怀不满,他们希望对这个“和平方案”进行修改。然而,倘若特朗普坚持这些条件,欧洲和基辅当局几乎没有拒绝的余地。
泽连斯基会把整个顿巴斯地区交给俄罗斯吗?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平方案”?
波兰媒体Onet.pl和彭博社近期爆料称,俄美之间私下达成了“乌克兰和平方案”,内容是:俄罗斯得到整个顿巴斯地区,乌军主动撤离,俄乌沿乌军撤离后的战线实现长期停火,实现“战争冻结”。
截至8月9日星期六上午,世界各大媒体已陆续披露出了自己所知的乌克兰和平协议草案的“内幕消息”。这些消息与彭博社和Onet.pl最先爆料的消息大同小异。如果事情真的像一众媒体的“内幕消息”所说的那样,那么结束战争的“和平方案”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乌军撤出整个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并将这些地区移交给俄罗斯控制。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前线地区停火,俄罗斯保留对其已占领地区的控制权(包括扎波罗热核电站)。
根据特朗普的暗示以及多家媒体的消息,俄罗斯占领的哈尔科夫和苏梅地区的部分领土将归还给乌克兰。尽管这些领土的面积和重要性,与乌克兰必须承认属于俄罗斯的顿涅茨克地区领土相比根本无足轻重。
还有一种说法是,第一阶段将宣布“空中停火”,第二阶段将实行全面停火并交换领土。
关于这项“和平协议”的其他方面,外界知之甚少。比如北约及乌克兰中立地位问题、乌克兰的国内政治局势、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和平协议本身的形式等等。但现在,这些方面显然被核心内容——将顿涅茨克地区的全部领土移交给俄罗斯——所掩盖了。此外,从众多媒体报道的内容来看,特朗普基本同意这一点。
3.jpeg
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位置 图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对乌克兰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但这对俄罗斯来说是重大利好。因为直到本次特普会之前,俄美谈判还只能触及前线停火的问题。泽连斯基在特朗普的压力下曾同意“有条件停火”,但普京不愿这样做。为此,特朗普曾对俄罗斯极限施压:如果俄罗斯在8月8日之前不停火,他将对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征收100%的关税,以此惩罚克里姆林宫。
然而,在最后通牒到期之前,特朗普的计划显然没有起到作用。尽管美国发出了威胁,但俄罗斯石油的两大买家——中国和印度——依然拒绝停止购买。美国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要同时和两个最大的非西方国家爆发新一轮贸易争端。而这并非特朗普目前所想要看到的局面。
显然,正因如此,特朗普的相关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他没有继续给普京施加压力,反而决定向普京做出大幅让步,同意其将顿涅茨克地区全部领土划归俄罗斯的要求。普京也正式做出了让步,他取消了一些看起来很苛刻的条件,还愿意放弃对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地区的“领土诉求”。但实际上,普京“让步”的是他目前尚未获得的东西,他想要的则是基辅当局目前还掌握在手里的东西。倘若这也能算是一种“妥协”,那显然对基辅当局是不利的。
不过,尽管有关这类情况的消息从一周前就在媒体上传播,但基辅当局始终保持沉默。(正如西方媒体所报道的,特朗普和威特科夫周三已向泽连斯基通报了普京对顿涅茨克地区的要求。)直到8月9日早上,泽连斯基才发表讲话,拒绝了这一“和平方案”。他还提到了乌克兰宪法,称宪法规定改变国家领土现状必须举行全民公投。
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他希望与特朗普制定一项“真正的和平计划”。换句话说,正和前文猜测的一样,他打算尝试修改俄罗斯与美国之间据称已达成的“和平方案”。其中重点要修改的是将整个顿巴斯地区移交给俄罗斯的条款。
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与美国副总统万斯于8月9日在英国与多个欧洲国家及乌克兰的国家安全顾问举行会议,讨论乌克兰冲突问题。显然,乌克兰和欧洲一定想要说服美国和特朗普再次改变主意。
但这一次,要说服特朗普并非易事。
首先,特朗普付出了很多精力。他软硬兼施,甚至不惜动用核威慑(他曾威胁俄罗斯称美国“在适当的地方”部署核潜艇),才促成了“特普会”。因此他不太可能推翻已经谈好的“和平方案”,进而破坏领导人会晤的氛围。
此外,普京已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领导人通电话,通报了双方沟通的情况。特朗普若再次出尔反尔,对他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没有好处。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即特朗普目前没有真正的筹码迫使普京同意仅在前线实现停火。10天最后通牒的受挫就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即便在泽连斯基、欧洲各方以及共和党“鹰派”的联合施压下,特朗普能否改变顿涅茨克地区的局势仍未可知。除非乌克兰战争或俄美关系出现重大不可抗力事件,导致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急剧恶化,从而破坏任何协议。
4.jpeg
特朗普 资料图:PBS新闻
要是特朗普无法被说服并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么泽连斯基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硬着头皮拒绝俄美的“和平方案”。这意味着特朗普将在盛怒之下完全断绝对基辅当局的任何援助,包括切断对乌情报共享,乃至采取更严厉的措施。顺便说一句,普京对这个选择十分满意,因为这会大大削弱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地位。
第二个方案是同意从顿涅茨克地区撤军,但同时试图从特朗普和欧洲那里获取最大程度的利益,比如安全保障、武器供应、加速加入欧盟等等。至于乌克兰宪法,它规定只有在正式承认失去领土的情况下,才需要举行全民公投。
撤军并不需要全民公投,只需指挥部下达命令即可。近年来,这样的命令已下达过多次,例如从利西昌斯克、阿夫迪夫卡、乌格莱达尔等城市撤军。
当然,泽连斯基在8月9日发表强硬声明后,他似乎已经不太可能突然转变立场,同意放弃整个顿巴斯。现在他的主要任务是说服特朗普放弃这一要求。但如果失败,那么基辅当局将不得不在上述两个极其不愉快的选项中做出抉择。
和平的矛盾前景
就和之前的数次谈判一样,“特普会”的最终历史评价与以下问题的紧密相关,这些问题不解决,俄乌冲突的终结就仍然遥遥无期。
1.西方和基辅当局的和平诚意仍然存疑
《明斯克协议》的遭遇已经说明了西方和基辅当局的态度。除选择性遵守停火协议外,基辅当局不仅拒绝执行协议核心的政治改革要求,更持续在接触线推进军事部署,压缩顿巴斯地区的生存空间。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更是从未掩饰其不打算遵守《明斯克协议》的立场。
西方对此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与俄罗斯遭受的广泛制裁相比,基辅当局没有因为违约付出任何代价,反而在西方庇护下赢得了重整军备的时间。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卸任后的坦率表态说明,西方之所以要签署明斯克协议,就是为了给乌克兰争取喘息之机以进行反俄备战。
2.极端民族主义不被消灭,和平永无根基
如同二战后的德国与意大利,基辅当局如果无法根除扩张性的狂热极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那和平就无法到来。这种意识形态滋养了弥漫乌克兰社会的极端复仇主义与军国主义情绪,是冲突不断延续的重要因素。
西方对此心知肚明却选择纵容,因为它们需要利用极端力量来反俄。俄罗斯因此自视为唯一能“解放”乌克兰于极端民族主义的力量,军事胜利被视为摧毁此意识形态、实现真正“去纳粹化”的前提。
3.停火等同于纵容
目前的战局已进行到关键阶段。乌克兰兵员与物资储备正面临系统性枯竭。反观俄罗斯,其经济成功转入战时轨道,军工产能提升显著改善前线供给,军队也在实战中积累现代化作战经验。在乌军已经逐渐疲软、俄罗斯掌握主动的背景下,在这时接受停火无异于给予对手重整旗鼓、规避溃败的宝贵窗口。俄罗斯不可能再重蹈《明斯克协议》的覆辙,不会再给基辅当局任何重整军备的机会。
4.俄罗斯的国内共识不支持停火
俄罗斯士兵普遍怀抱决胜意志,对任何未基于乌军彻底战败的和平方案深恶痛绝。这种强烈情绪如果被俄罗斯政府背弃,有可能引爆大规模军人抗议活动,甚至诱发“持枪者”反抗,导致内部动荡。俄罗斯决策层不可能不权衡接受外部条件可能引爆的国内政治风险。
解决这些问题困难重重。西方媒体因此对特朗普与普京即将举行的会晤仍然持怀疑态度,普遍的看法是:此次会晤不会取得突破,普京将坚持立场,而特朗普将无法与他达成协议等等。
而在笔者看来,这场会晤的结果更取决于泽连斯基是否还要坚持他顽固的狂热民族主义立场。他在8月9日早上的表态已经拒绝了特朗普的“和平方案”,这与俄美初步达成的共识明显对立。这个表态让特朗普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的努力遭遇阻碍,如果在8月15日后泽连斯基依然顽固,那么他将遭受特朗普再一次的强硬施压,谈判进程可能因此陷入停滞或出现更多波折。
5.jpeg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