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美国福特汽车CEO:找到了和中国车企竞争的法子

观察者网 · 10 小时前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带来的竞争压力,美国“底特律三巨头”之一的福特汽车宣称,已找到“应对之法”。
据《华尔街日报》、“商业内幕”等11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这家车企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改变其电动汽车的生产方式。根据这项名为“通用电动汽车平台”(Universal Electrical Platform)的计划,福特将斥资20亿美元对其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工厂进行装配线彻底改造,从生产燃油SUV转为生产电动汽车;同时再投入30亿美元在密歇根州新建一座电池工厂,采用本土生产、非中国进口的电池。以此打造一条平价高科技电车的全新生产线。
计划中的首款产品将会是一款四门中型电动皮卡,福特计划于2027年推出。报道称,得益于新生产线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款车的起售价将大幅下降至3万美元。考克斯汽车公司(Cox Automotive)发布的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显示,美国7月新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约为5.6万美元。
福特方面宣称,这款尚未命名的新车将会是“市面上最实惠的电动皮卡”。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福特需要采取这样的举措,与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展开竞争。
“多年来我们就预见到了这一点。我们知道,中国企业将成为我们在全球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比如比亚迪,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兴初创企业,”法利说,“大型科技公司也在觊觎汽车领域。它们都在向我们这些传统汽车企业发起挑战。”
1.jpeg
当地时间周一,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肯塔基州介绍新投资计划。福特官网
美国杂志《连线》(Wired)报道称,在法利看来,福特的新生产方式是与中国车企抗衡的“绝佳武器”,也是西方企业如何参与竞争的“完美范例”。
“比亚迪的模式是这样的:70万员工,20万动力系统工程师。如何击败他们?”法利自问自答道,“事实证明,福特团队研发的驱动系统,就像‘阿波罗13号月球任务’一样,功耗精确到瓦特,因此我们的电池可以比比亚迪的小得多。他们在电池垂直整合方面的成本优势,被我们在动力系统上的创新所抵消。我们无法在规模上击败他们,也无法在垂直整合上击败他们,但我们可以在创新上战胜他们。”
不过,法利举的这个例子其实略有不妥,因为从“登月”这一既定目标来看,阿波罗13号任务实则是一次失败:当时飞船在接近月球时,曾因飞行途中发生氧气罐爆炸,险些酿成致命灾难。地面控制中心与宇航员团队通过极限协作,最终让三名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创造了航天史上的救援奇迹。
尽管如此,福特首席电动汽车、数字和设计官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也持有相同态度。
他在周一活动上自夸道,“与第一代电动汽车相比,我们能用少三分之一的电池实现相同的续航里程。我们会为电池制造争夺劳动力吗?不会,但如果我们动动脑子,把电池体积缩小三分之一,就能具备竞争力。”
据美媒介绍,菲尔德曾是特斯拉和苹果的高管,2021年加入福特,负责领导技术转型。他补充说,“这是一项大胆且艰巨的任务,目的是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对手竞争。”
2.jpeg
福特首席电动汽车、数字和设计官道格·菲尔德。视频截图
法利对“通用电动汽车平台”寄予厚望,将其称为福特的“又一个T型车时刻”,是该公司自T型车以来“最彻底的变革”。福特于1908年推出的T型车以价格亲民著称,让普通家庭也能拥有汽车。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汽车,具有划时代意义。
福特方面宣称,新生产方式的装配时间加快15%,工厂内从卸货到装货的工作站数量减少40%,生产新电车所需的零部件也将减少20%,“其五年拥车成本低于一辆已使用三年的二手特斯拉Model Y。”
在提到特斯拉时,法利表示,福特已经意识到,当前大多数电动汽车并未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福特高层相信,如果电动车价格更亲民且仍配备丰富附加功能,美国人就会愿意转而购买。
“我不能100%确定一切都会顺利。” 法利也坦言。他提到,底特律车企曾多次尝试生产小型车以实现盈利,但都以失败告终,“这本身就是一场冒险。”
福特的电动车战略已酝酿三年,投入数十亿美元,但迄今为止在电车市场仍举步维艰。《纽约时报》报道称,过去两年半中,福特在电动汽车业务上亏损了12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亏损22亿美元,预计今年亏损将进一步扩大。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高额关税和监管壁垒阻挡了中国车企进入美国市场,但他们在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的扩张势头迅猛。随着中国车企快速崛起,全球电动汽车需求不断攀升,这迫使美国汽车制造商加大在该技术领域的投资力度。
和福特一样,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也缩减了电动汽车计划,并将目光投向更小的车型。通用决定不再于密歇根州奥瑞恩工厂生产电动皮卡,转而回归燃油皮卡的生产。与此同时,该公司还计划重启小型雪佛兰Bolt电动汽车的生产项目 。
《华尔街日报》上周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顶着特朗普的高额关税,通用仍决定从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中国宁德时代采购电池,用于雪佛兰Bolt电动汽车的生产,合作时长约两年。直到这家底特律车企及其韩国合作伙伴LG新能源,在美国本土建成低成本电池生产线。
通用汽车对此回应称,采购中国进口电池是一项“过渡性”安排,其最终目标仍是自主生产采用磷酸铁锂(LFP)制造技术的低成本电池。一名发言人表示,“多年来,其他美国车企一直依赖外国供应商获取磷酸铁锂电池及相关技术授权。为了保持竞争力,通用将暂时从类似供应商采购电池组,为我们价格最亲民的电动车车型提供动力。”
《华尔街日报》提到,车企青睐的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虽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发明,却在中国实现了商业化落地。如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制造领域拥有领先专业技术,且中国具备最完整的电池原材料供应链。
美媒认为,通用的这一决策表明,在低成本电池制造领域,美国车企和电池厂商仍落后于中国。而更便宜的电池能够降低整车售价,进而推动更多消费者接受电动汽车。
物流管理公司CargoTrans的联席首席执行官德·菲利皮斯(Nunzio De Filippis)告诉美媒,受特朗普贸易战影响,通用将不得不承担高昂的关税成本。算上特朗普对外国汽车零部件征收的25%关税,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关税将达到80%。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外国汽车征收25%的关税,宣称美国将迎来“黄金时代”,高呼“就业和工厂将强势回归”。然而,随着美国车企财报纷纷出炉,数据给出的残酷答案是——美国关税打得都是自己人。
福特、通用和斯特兰蒂斯“底特律三巨头”预测,到2025年,关税将给美国汽车业造成总计70亿美元的利润损失,预计斯特兰蒂斯公司损失15亿美元,福特公司损失20亿美元,通用汽车公司损失35亿美元。
此外,目前美国汽车工业所使用的钢铝、和铜等基础材料的关税已经达到50%,这导致美国车企所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的价格都急剧上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