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开始,越南领导人苏林应韩国总统李在明的邀请,对韩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作为李在明上任以来第一位到访的国家领导人,看得出韩国方面对越南的重视。
数据显示韩国目前是越南最大的投资国,占比甚至比中国还高。不过目前韩越之间的贸易额比中越差很远,按越通社的报道,韩越2024年双边贸易额为815亿美元,中越之间则是2606.5亿。
苏林在韩国向韩国企业发出邀请,表示越南正在努力改善制度框架、投资环境和解决关键瓶颈,以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他说越南还在有选择地、深入地吸引投资,优先考虑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
苏林希望韩国企业继续扩大在越南的投资,特别是在电子、汽车、造船、化工和半导体等领域。
韩国对越南也兴趣不小,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稀土。如今稀土制品已经成为中美地缘政治博弈的核心议题,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而随着美国发起关税战,中国进行反击,稀土的供应方面也遭到了波及,韩国受的影响也不小。
据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对中国的稀土金属进口依赖度高达95.1%,稀土化合物依赖度为84.3%。
今年4月,中国对用于国防、能源和汽车领域的七种稀土元素及磁体实施出口限制后,韩国汽车制造商立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首当其冲就是镝的短缺风险加剧,目前中国镝供应占全球99.8%,禁令出台后该元素的价格暴涨三倍。
在此背景下,韩国也因过去数月从中国进口的多种稀土元素出现短缺,开始加速调整供应链布局。目前韩国政府与主要企业正扩大从越南、澳大利亚和欧洲的供应商采购稀土,以实现战略性矿产的进口多元化。
李在明11日表示:“两国已同意将越南丰富的稀土资源,与韩国的技术优势结合,进一步深化关键矿物领域的合作。”越南方面也承诺,将增加对韩稀土材料出口。
越南的稀土资源有多丰富呢?该国稀土储量一度被认为有2000万吨,但在2024年被美国地质调查局下调到35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和中国接壤的西北省份和东部沿海,确实也算是除了中国之外,离韩国比较近的一个供应来源。
在稀土加工能力方面,越南的主要企业包括越南稀土公司、越南稀土有限公司、越南国家稀土公司、莱州省稀土加工厂等。
按照行业网站的数据,越南2024年稀土产量占全球的0.08%,中国是69.77%,美国是11.6%。不过资料显示,这些企业目前只能提供纯度较低的稀土制品,它们生产的稀土氧化物的纯度在85%左右,而中国企业已经达到99.99%。
随着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协议先后达成,越南和韩国承受的美国关税分别是19%和15%。在这样的额外经济压力下,两国抱团合作是可以理解的。
没法反抗美国,就只好找新的材料来源和出口市场,这些也都合理。只要他们在合作之中尊重市场规律开展正当竞争,咱们也管不着。
不过实际情况摆在这里,越南的稀土产能或许可以作为补充,但在数量上很难替代中国稀土,而且高纯度的产品它还没有。
如果韩国想自己投资完成高纯度稀土开发,就算花费重金,恐怕也要以10年为单位来攻关,最终能获得多大的回报却不确定。因为等到这些稀土产品最终从韩国的生产线上下来,恐怕并不会比“暴涨三倍”的中国稀土制品要便宜。
等到那时候,若是中国再放松稀土供应,包括韩国在内的这些国家费劲建立的稀土精炼产能,恐怕要被物美价廉的中国稀土冲击得闲置。
其实如果严格按照中方的管制要求确定用途和去向,外国公司并不是买不到中国稀土,而且韩方如果更重视中韩关系,中国也完全可能在所需的稀土方面予以配合。
当然,美国方面近期试图用关税作为杠杆,强制韩国和越南减少对华依赖。所以加速寻找稀土替代来源,其实也算是一种摊派任务,或许两国政府不得不考虑.
其实韩国也不是第一个试图自己培育稀土加工能力的国家,美国比它的尝试开始得还要更早,但至今成效也还不明显。
稀土精炼只有依托巨大的市场才会有规模效应,把成本压的足够低。这种特殊的产业里,“赢家通吃”或者说马太效应体现得非常明显,弱势的供应商生存得会很艰难。
本次越南和韩国的合作里,还包括了核电、基建、数字经济等合作,应该说这些方面韩方都是有自身优势的,对两国经济可以带来见效更快的好处。但要不要下决心走上自起炉灶搞稀土加工的路子,韩国最好还是仔细再想想。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