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6天伤亡6900人,62年中印战争,尼赫鲁致信肯尼迪:局势让人绝望

正观历史 · 3 小时前
1962年11月21日,我方政府向全世界发布声明: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后撤。随着这一声明的发布,我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第二阶段作战也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各部队开始收拾行囊返回部队驻地。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阶段战争中,我军和印军的伤亡人数加起来超8500人。在这些伤亡的士兵中,有6900多名印军,占比达到了81%。这样来看的话,尼赫鲁写给肯尼迪的两份信件中所说的“局势真正令人绝望”并不是危言耸听(信件还未解密,尼赫鲁传记中总结了信件内容)。中印边境作战的第二阶段到底是什么情况?
1962年10月20日,我军在印军发动又一次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同其交火,中印边境战争爆发。整个中印边境战争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的持续时间为1962年10月20日—28日,在该阶段的战斗中,我军集中主要兵力从印军阵地的两翼发动进攻,到第一阶段战斗结束的时候已经占领枪等、卡龙、克宁乃、沙则、扯果布、邦冈丁、章多等地,还在西段的加勒万河谷、红山头、班公湖、巴里加斯等地区发起了进攻。
在第一阶段作战期间,我军因战术有效且准备充分,短时间内就拿下了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设立的大批据点。我军第一阶段在战场上占据优势较大,在1962年10月24日发布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我军为了创造与印军和谈的条件,还专门命令在中印边境地区东段方向的反击作战部队停止进攻。但尼赫鲁当时并没有接受我们提出的和平建议,反而宣布印度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还在国内大肆进行战争动员,调整边境部署,看样子是在准备下一次反击。
1.png

鉴于印度方面的回应,我方在1962年10月24日提出和谈建议之后继续保持在边境地区的行动,并在1962年10月28日之后继续回应印军的增兵行动。在1962年10月28日—1962年11月中旬的这段时间里,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兵力增加至30000人左右,我军也同步增兵至30000多人。
同时,经历过第一阶段的惨烈作战后,印度方面也变得谨慎了许多,美国也对援助印度一事变得更加重视。当时华盛顿直接表示:只要印度提出要求,美国愿意用军事援助方式(无偿援助)提供军事武器。此时尼赫鲁即便心中有所不愿,在事实上放弃了“不结盟”的原则。在1962年10月27日写信给肯尼迪时,尼赫鲁就向美国请求了紧急军事装备:“在回信中不要提及军援问题,还在考虑现金购买”。接到尼赫鲁的信件后,美国于1962年11月3日向印度紧急空运武器弹药及通讯装备。
美国之所以愿意向印度提供无偿军援,也经过了一系列综合评估。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卡尔·凯森曾经给肯尼迪提交过一份由美国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国防部共同拟定的《关于中印边境当前活动和未来发展的评估报告》。在报告中,美国人对当时印度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形势以及美国与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援助行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既看到了危险又看到了机会”。
在这样的处境下,有人认为美国需要做的事情除已提供的军事供应外,还应该承认“麦克马洪线”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中印边界;并将有关中国的情报转交给印度。
美国态度不难看出,第一阶段的战斗无法使中印边境局势明朗,于是美国国家情报部门在1962年11月9日又出了一份《中印冲突的短期展望与启示》的评估报告。在该报告中,美国方面指出“中国要求提前结束当前的冲突,并提出双方都从1959年11月7日的控制线后撤20公里。这将导致印度再次在拉达克地区让步,除非达成政治协议,否则拉达克地区和印度东北边境地区的战争不会停止”。
经过综合考虑,美国最终于1962年11月14日与印度互换了各自政府在华盛顿签署的外交照会,确定了自1962年11月3日以来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的正式基础。
2.png

有了美国的援助,尼赫鲁更加坚定了和中国进行第二阶段作战的决心。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印军和我军在边境地区爆发了瓦弄战役、西山口—邦迪拉战役、班公洛战役三场较大规模的战斗。
首先是瓦弄战役。在第一阶段战斗结束后,我军在瓦弄地区集结了1个师近10000人的兵力,当时印军驻扎在此地的部队为印度陆军第4师第5旅。之后印军为加强在瓦弄地区部署,增派第2师(下辖第181旅、第11旅)前往瓦弄地区,我军遂调第134师2个迫击炮连和1个无后坐力炮连进驻察隅、沙马地区。在1962年11月12日白天,驻扎于瓦弄地区的印军向我军阵地发射了170多枚炮弹,还趁机占领了“07”高地,遭受进攻后我军立即反击,击退印军后续进攻。
1962年11月14日,瓦弄阵地上的印军为庆祝尼赫鲁寿辰,特意向我军发动进攻作为“献礼”。印军连续9次向“05”“06”高地发动进攻,战况非常激烈,我军为应对印军进攻提前2天发动总攻,16日凌晨4时40分第二阶段战斗打响后,我军仅用了10个小时就全歼了印军主力部队第11旅的3个营、1个营大部和第11旅旅直分队,共计击杀印军1200多人,抓获俘虏502人。
在此次战斗中,我军牺牲、受伤752人,顺利夺回瓦弄。得知瓦弄失守的消息后,尼赫鲁感到震惊,在11月19日才在人民院公布消息“我不得不向本院宣布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瓦弄丢给了敌人”。
瓦弄地区开战时,西山口—邦迪拉地区的战斗也在同步展开,在1962年10月30日—11月5日间,印军共向我军发射炮弹600多发,还派出一架飞机进行低空侦察。当时我军首长已经上报了《西山口、的让总、邦迪拉反击作战的方案》,决定采取浅近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术,集中优势先吃掉印军在西山口、申隔宗的5个营,然后再围攻德让,得手后再向邦迪拉方向发展进攻。
印军的主要任务则是阻止我军继续南下,并继续向达旺、克节朗地区反攻。
3.png

尽管印军已经提前行动,但由于我军部署更加周密,且157团、155团、第55师第163团、第165团、第11师、藏字419部队等参战部队提前完成了战前机动任务,因此在西山口—邦迪拉的整个战斗中我军进战斗都非常顺利。
在西山口战斗中,第55军歼灭印军500多人;在略马东阻击战中,我军第157团、第11师第31团第1营合力歼灭印军800多人;在进攻德让宗的战斗中,我军第32团因没有及时组织追击,导致印军第4师战术司令部逃脱;在邦迪拉的激战中,我军第11师第33团第3营共歼灭印军105人。
1962年11月18日,我军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发动总攻,印军第4师防线迅速瓦解。之后,我军继续追击印军,在登嘎威利歼灭印军第67旅的2个营,杀敌170人;在查库地区歼灭印军第67旅第八廓尔喀联队第6营221人;在多龙桥战斗中,我军第31团第2营歼灭印军241人;在打陇宗追击战中,我军第154团途中战斗7次,到21日才打到了打陇宗、普冬地区,歼灭了印军一部分逃敌。
在整个西山口—邦迪拉战役中,我军歼灭了印军第62旅、炮兵第4旅、重创印军第48旅、第65旅、第67旅,共毙、俘印军5063人(其中击毙2886人,受伤俘虏2177人)。我军牺牲225人,受伤477人。双方伤亡人数累计达到了5700人。
4.png

第二阶段我军在班公洛地区也展开了两场战斗,分别是热赞拉战斗和古隆山战斗。热赞拉战斗开始于1962年11月17日,当时我军第10团、第11团与印军库马盎联队第十三营在阿印8、9号据点激战,共歼灭印军141人,我军自身牺牲21人,受伤98人;古隆山战斗开始于1962年11月18日,当时印军第114旅第八廓尔喀联队第一营派出50人据守“阿印16号”据点,我军派出8个班组成突击连与印军激战2小时40分钟,全歼印军29人,自身受伤、牺牲81人。虽然在班公洛地区的作战中我军伤亡较大,但在这里的战斗让我们全部肃清了斯潘古尔湖以西的印军据点,收复了大片失地。
到1962年11月19日,第二阶段作战已基本结束,20-21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搜缴、清除了印军全部残余据点。总结来看,中印第二阶段作战共计6天左右,双方参战兵力均为30000多人,印军在三场战役中的总伤亡6900多人,我军伤亡1600多人。仅从伤亡数据上来看,双方差距悬殊。
也正因伤亡过大、前线部队崩溃,尼赫鲁才会在写给肯尼迪的信件中写道“局势真正令人绝望”,同时请求美国空军派出12个超音速战斗机中队支援。
一个以“不结盟”为行事准则的领导人如今却主动向美国求援,这一前一后的态度转变,已经足以说明印军当时的局势是真的令人绝望了!
参考资料:
[1]杨浩.印度对华边界争端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4(05).
[2]隋雪濛;.战略三角、关键地位变动与美国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偏好转变[J].南亚研究,2023,No.145(03).
[3]张瑾;.美国情报视野中的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No.241(01).
[4]张舒君.从文化想象到政治建构[D].南京大学,2020(02).
[5]刘恒;.中印边界冲突与肯尼迪政府对印度的军事援助(1962-1963)[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v.45;No.231(06).
[6]张永攀;.21世纪以来的中印边界研究述评[J].中国边疆学,2016(01).
[7]袁应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印关系发展及其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02).
[8]王利文.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苏关系的评估与美国对华政策(1950~1969)[D].吉林大学,2013(08).
[9]吴迪.尼赫鲁大国思想与中印边界争端[D].云南大学,2010(05).
[10]张义;.中、印、美、苏四国决策与中印战争[J].改革与开放,2010,No.291(06).
[11]汪婧.中央情报局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评估与美国政府的应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