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关于越南你需要知道的一些资料(民族,人口,习俗,气候,假期)

SilasBathu · 4 小时前
越南:三分山河七分人情,一地烟火半是故事
1.jpeg

有时候,地图上那根长长的曲线,不仅是国界,更像是一根拨动命运的线。你说越南只是一片狭长的土地?那你可能还没听过海风里杂着鱼露的香气,没在春节夜里看到老街巷火树银花,也没体会过,这片S型国度里,每一个拐角都有故事——有些藏在饭桌上,有些被雨水冲淡在老城的青苔里。
其实,说起越南,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河内和西贡(后来才叫胡志明市),还有那些充满异域感的法式建筑和摩托车大军。在外人眼里,越南地貌其实挺简单——三分之二是山和高原,北边挨着中国,一条边界线拉了1300多公里,南边和海天交界,日夜都能闻见咸湿的风。至于城市之间的距离,常常远得让人觉得自己在“慢镜头”里穿行,红河和湄公河,像两根血脉一样,把北国和南疆缝成一体。
2.jpeg

说到底,这个国家的骨头是狭长的。地图摊开,像是被谁用力一捏,硬生生拧成了个S形。西边的山地高得让人怀疑那是上天不小心倒扣了一把土,东面却直抵大海,渔船点点,像一颗颗岁月的痣。这里的土地,不太宽裕,可用的就那点天恩,也难怪大家都精打细算,连一糊饭都舍不得浪费。
可越南的故事,又怎么会只是地理的起承转合。
3.jpeg

穿行在这片土地的,是五十多个民族,光主体就叫“京族”,占了大头。你问他们自己怎么看自己?大抵是既骄傲又无奈。骄傲自己是这里的大儿女,无奈更多的是,总要和其他姓氏、语言一起挤进这片不安生的土地。有人说,越南不只是越南语,更是一锅热气腾腾的“民族火锅”——每块肉,每把菜,都有各自的味道,能不能调成一锅好汤,全凭火候。
在这锅“火锅”里,规矩不算少。政府规定,谁都不能欺负谁,讲究大家和气生财。村里老爹老妈如果用自家话说闲话,旁人也得忍着,没得说。至于习俗,更是各有千秋。你初来乍到,要是随手拍拍人家背,或者指着老街喊“你这谁啊”,估计要被人瞪圆了眼。
越南人待客,那可真是有自己的一套。家里来客人,最好的菜最好的酒都端出来——你要是客气推辞?主人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哪怕你吃到撑,只要你碗里一空,菜立刻又满。辞行的时候,兴许还被硬塞一兜槟榔果或者碗生鱼汤,嘴里说着“慢走哈”,心里倒像是家里少了个自家人。
饮食上,相信谁到了越南都绕不开两样东西:糯米粽子和鱼露。嗅觉敏锐的,隔着街都能闻见一股子“海气”。京族的饭桌总少不了筷子敲碗,鱼沾鱼露,空心菜炒得油亮。有人觉得清淡,其实那小小一碟鱼露,早把风雨里的家国味道浓缩其中了。至于槟榔——嗜好这个的多都是老一代人,他们说,嚼着嚼着,外头的浮躁日子也就慢慢变得可忍可耐。
说来也怪,越南的节日和中国有点像,春节挂灯笼、放鞭炮、包粽子……乡下的年味真浓。每到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先送“灶王爷”,就像我们赶庙会、祭祖似的。女主人年末忙得团团转,给全家裁新衣、洗旧被单,灶头前的糯米香混着爆竹味道,热闹得很。有人说,这里过年,其实跟咱东北差不太多,也爱一家人围着圆桌把酒言欢,热气腾腾里,各自念叨着对新一年的盼头。
至于气候,嘿,穿个汗衫就能挺过半个月。北部的春夏秋冬不算分明,偶尔吹阵寒风,也只是给天热找台阶下。南边的就简单粗暴——要么雨水拉开帘子祸害庄稼地,要么太阳火辣辣地烤得人皮肤黄一层。雨季一到,巷子里满是泥浆和蛙鸣,小摊贩子撑着伞还在红河边一勺一勺卖螺丝粉。旱的时候,大爷们靠在树荫下望天发愁,嘴里嚼着槟榔,心里琢磨啥时候能下一场解渴的大雨。
说了半天,咱还是离不开大城小事。
首都河内是这个国家的“脸面”——老街多,湖泊也不少,不管哪年哪月,四季树木常青,花也不缺。很多人说河内是“万花春城”,可你要是去过,还剑湖边看过晨雾,估计忍不住也要长吁短叹一声:“真怪,城里热闹,却总带着点旧时光的寂寞。”河内的老名字大罗、升龙什么的,早在酒馆旧匾上找不到了。只有偶尔赶上秋凉,街边喝口热咖啡,才会觉得自己像混进了一段别人的老电影。
交通也算发达——火车、公路串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听说离中国的谅山没有多远,到海防港才百十来公里,再往南,胡志明市整整隔了1700多公里,远得让人怀疑是不是下错了站台。可不管去哪,河内永远有它该有的分量。胡志明陵、主席府、文庙、独柱寺……这些地方,每一个都能讲出半天老故事,就着湖边晚风,小贩的叫卖声更添几分烟火气。
再说胡志明市,说白了,就是咱那所谓“不夜城”,以前叫西贡。这里摩天大楼挤着老法式阳台,西贡河边尽是摩托车呼啸。有意思的是,这里有六十万华人,随便找个早点摊,说不准还能听到几句家乡话。最热闹的第五郡,过去是堤岸,如今越华混杂,小吃摊一铺连一铺,有的光招牌就让人眼花。
不得不提“统一宫”,原来是法国殖民者造的“诺罗敦宫”,后来各路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翻修改名,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终于变成了现在的象征。没人知道,有多少人从这里进进出出,憧憬也好,伤心也罢,黄昏下的宫墙照旧映着落日。1975年西贡解放,这座老宫一夜之间成了“统一”的标志。历史有时候喜欢开玩笑,叫一个大地方起个“独立宫”,最后却不得不更名为“统一宫”——像极了命运开的一场玩笑。
越南的节假日不多,法定的才九天,过起节来却像一场盛大的家庭聚会。新年、清明、儿童的中秋……每一件都在提醒人别把日子过得太紧,要留点闲心陪朋友家人。城市里节奏慢得像打了瞌睡,可只要鞭炮一响,谁还不是一夜变回小孩子?
越南,说到底,像一盘刚上桌的家常菜。热气腾腾,有点复杂,又难免让你忍不住多尝几口。山河、民族、岁月……哪一样没掺杂点故事?真要细说下去,是不是还得留到下次,等哪个雨天、哪个午后,再慢慢翻开——你听,江面上那几声槟榔摊的笑,像不像也刚好飘进了我们的生活?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SilasBathu
Noe Raskin is selected I in order to be called with but you can call me anything you like. He is a transporting and receiving policeman. my web page - [url=https://linkscasino.info/]casino online for real money[/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