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俄罗斯为啥“非死不可”?三大原因,让西方必须“整死”俄罗斯

理想主义者 · 16 小时前
1.jpeg

地缘政治的死结

先说地缘政治这块,西方跟俄罗斯的矛盾就像一根刺,扎在欧洲大陆上,拔不掉还疼。俄罗斯国土那么大,从欧洲一直伸到太平洋,历史上就总担心被包围,尤其是西边。
冷战结束后,北约本来是西方防御联盟,结果一步步东扩,从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到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入伙,再到2023年芬兰、2024年瑞典,北约成员从12个涨到32个。这把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挤得越来越窄,圣彼得堡附近都快挨着北约边境了。
俄罗斯领导层,尤其是普京,从2007年慕尼黑会议就公开敲桌子,说西方承诺过不东扩,结果呢?言而无信。1990年美国官员对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保证过,北约不会向东挪一英寸,可现实是边界推进了上千公里。俄罗斯觉得这不是防御,是明摆着针对自己,目的是把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撕碎。
想想看,如果俄罗斯在加拿大或墨西哥边上建导弹基地,美国会怎么反应?俄罗斯的反击也就来了,2008年格鲁吉亚想加入北约,俄罗斯出兵五天控制南奥塞梯;2014年乌克兰亲西方上台,俄罗斯直接收回克里米亚,那里是黑海舰队基地,丢了等于南大门洞开。
2.jpeg

西方这边呢,美国主导北约,目的是维持对欧洲的控制力。如果俄罗斯强大,欧洲国家可能就跟俄罗斯走近,能源、经济绑在一起,美国的影响力就弱了。
俄罗斯有核武库,2024年报告显示有4380枚核弹头,超过美国,这让西方不敢直接动手,只能通过乌克兰军援耗俄罗斯常规力量。
从2022到2024,美国给乌克兰砸了750亿美元军火,本质上是想让俄罗斯流血流尽.俄罗斯核力量保持部署状态,西方援助乌克兰坦克导弹,战场上推进缓慢,但伤亡已近百万。
这博弈中,俄罗斯不愿退让,因为退一步就可能丢掉缓冲区,西方则怕俄罗斯强势会动摇北约团结。你说,这死结是谁先打的?地缘政治的本质是安全感,俄罗斯要缓冲,西方要主导,谁让步都觉得吃亏。
3.png

俄罗斯的战略文化根深蒂固,从沙皇时代到苏联,都强调集权和势力范围。俄罗斯视乌克兰为自家后院,普京说过,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没地缘意义,得并入俄罗斯势力范围。这跟西方推广民主、拉盟友的思路对冲。
西方推动欧盟东方伙伴计划,从2009年起给乌克兰等国援助,条件是疏远俄罗斯。俄罗斯针锋相对,搞欧亚经济联盟,拉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
2013年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本要签欧盟协议,结果俄罗斯低价供气诱惑,他反悔,引发基辅街头运动。西方支持亲欧派上台,俄罗斯就动手克里米亚。
地缘矛盾就这样层层升级,到2022年俄罗斯军事行动,西方全面封杀。这不是一时冲动,是积累几十年的对峙。俄罗斯如果倒下,西方就能彻底掌控欧洲安全话语权;俄罗斯撑住,西方霸权就松动。
4.jpeg

经济资源的争夺,谁掌控能源谁说了算

再说经济这块,西方对俄罗斯的恐惧,说白了就是怕丢了资源定价权。俄罗斯是能源大国,2021年供应欧盟40%天然气、30%石油、46%煤炭,德国化工企业生产线都靠俄气转动。
管道从西伯利亚直通波罗的海,阀门一关,欧洲就挨冻。2014年克里米亚后,俄罗斯切断对乌克兰供应,顺带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跟着遭罪。
西方坐不住了,从2009年东方伙伴计划开始,给乌克兰画饼,自贸区援助换疏远俄罗斯。俄罗斯不干,2010年建欧亚关税同盟,2015年升级经济联盟,用低关税能源优惠绑住周边。
5.jpeg

乌克兰成了角斗场,2013年亚努科维奇犹豫,俄罗斯低价气一抛,他不签欧盟协议,街头运动爆发。亲西方上台后,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还扶持顿巴斯.
那里是乌克兰工业重镇,黑海经济走廊。2022年北溪管道爆炸,海底泄漏天然气,调查指向不明势力,但大家心知肚明,这是切断俄罗斯能源杠杆。
俄罗斯粮食也牛,2023年小麦出口4700万吨,占全球18%,黑海港口一封,价格涨30%,埃及、也门差点闹饥荒。西方逼签黑海粮食协议,2022年7月生效,船队从敖德萨出发,但2023年7月俄罗斯退出。
6.png

西方制裁狠,从冻结3000亿外汇储备到踢出SWIFT,银行交易失败。欧盟降低石油价格上限,到2025年9月47.6美元/桶,。俄罗斯经济受冲击,但转向中国、印度,管道东铺。俄罗斯依赖化石能源出口,西方制裁让它更靠中国,成了“便宜加油站”。
西方怕俄罗斯用能源粮食重构供应链,美元霸权失灵。俄罗斯在非洲换矿产,瓦格纳集团提供安全,矿区巡逻;拉美跟委内瑞拉石油合作,避免美元结算。这让西方觉得,全球南方不跟风制裁,西方规则被质疑。
经济博弈本质是资源控制,俄罗斯有油气粮食,西方有科技金融。俄罗斯不垮,西方供应链就失控;俄罗斯转向东方,西方定价权就弱。
俄罗斯通过平行进口芯片,工厂加班,经济调整中求生。西方援助乌克兰军火仓库堆满,士兵卸货,但俄罗斯粮食出口稳定,黑海船队护航。
7.jpeg

文明模式的对撞,俄罗斯为啥总被贴“异类”标签

文明差异这事儿,更难调和,比导弹对峙还棘手。俄罗斯根基是东正教,从1054年基督教分裂,东正教跟天主教新教分道扬镳。俄罗斯受蒙古金帐汗国统治240年,学了绝对集权,沙皇时代专制,苏联计划经济,都被西方视为歧路。
西方经历文艺复兴、启蒙,强调个人自由、分权制衡。俄罗斯提出“主权民主”,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关闭批评政府NGO,媒体回归国家角色。
普京上台后,这差距更明显,他强调国家尊严,2024年大选得票87%。西方骂威权,但俄罗斯支持率高,因为找回大国感觉。2023年俄罗斯禁向未成年人宣传非传统关系,西方媒体炸锅,说开倒车。
俄罗斯RT电视台30种语言播报,揭西方双标,被欧盟封杀。西方媒体把俄罗斯塑造成侵略形象,好莱坞反派到新闻标签,无所不用。
8.jpeg

西方怕俄罗斯模式被效仿,在非洲瓦格纳帮稳定局势,换铀矿金刚石;在拉美绕美元结算。这些让西方“普世价值”神话破灭。
俄罗斯视自己欧亚文明,非欧洲,采用不人道社会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制裁推动这种转变,俄罗斯跟中国深化,BRICS、上海合作组织无西方成员。俄罗斯全球南方影响力升,中国支持。
文明排斥藏恐惧,怕另一种模式扩散。俄罗斯历史路径不同,从蒙古统治到苏联,都集权。西方推广民主,俄罗斯强调主权。
普京说俄西方矛盾在地缘政治,非意识形态,但文明底色加剧对立。俄罗斯不倒,西方价值就不是唯一选项。
9.jpeg

三大原因摆这儿,地缘、经济、文明,像三道绞索,越收越紧。但俄罗斯不是苏联,它在制裁中找路子,转向东方,非洲贸易继续,全球南方质疑西方。
俄罗斯推进战线,2024年获4168平方公里,2025年伤亡百万门槛。普京继续领导,视察部队。西方内部分歧,欧洲议会辩论。俄罗斯核基地警戒,经济转向亚洲,贸易额升。博弈结局未定,俄罗斯维持稳定。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