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军队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儿,表面上看是备战什么的,其实骨子里头忙的都是士兵退役这档子事儿。尤其是空军那边,从2024年5月赖清德上台开始,就传出飞行员大规模想走人的消息。不是开玩笑,好多飞行员算准了时间,宁可掏腰包交罚款,也不想继续干下去。台湾当局后来出来澄清,说2025年换约的飞行员有260多个,只有20来个不打算续签,比例不算高,还强调编限比超过100%。可媒体和网上的声音不一样啊,岛内论坛像Dcard上,有人自称现役飞行员发帖,说队里很多人身心俱疲,待遇又不匹配,搞得大家纷纷盘算退伍的事儿。罚款高达300万新台币,这笔钱够买辆小车了,但他们还是咬牙付了,说明问题不是小打小闹。
空军飞行员的日子不好过,这事儿不是新鲜的。早在2024年上半年,就有报道说因为两岸局势紧绷,飞行员每天起早贪黑,应付军机升空任务。赖清德上台前一天,军方就下令召回所有飞行员,取消假期,全员进入警戒状态。这下子直接点燃了不满情绪,本来飞行员就抱怨休假不正常,经常被临时叫回去加班。待遇呢,每月几万新台币,换算成人民币也就一万出头,风险却高到天上。有人在网上写信给赖清德,说再这么下去空军肯定撑不住,十个飞行员里九个都想走。空军那边回应说这是认知作战在捣鬼,但实际情况看,飞行员流失确实成了隐患。新购的F-16战机交付了,人手却跟不上,缺员问题越来越明显。
不止空军,整个台湾省军队的退役潮都挺严重的。志愿役士兵提前退伍人数,从2020年的401人,涨到2024年的1565人,翻了四倍多。台湾当局自己承认,这里面有生涯规划的问题,有人觉得军营耽误了个人发展;还有家庭因素,身体伤病啥的;薪水过低也占了1.4%。说白了,军队吸引力不够,年轻人不愿意留下来。2024年底,好多飞行员的续服奖助金到期,这东西一签五年,每年发点钱留人,但到期后很多人选择赔款走人,转去民航公司,那边薪水高,压力小。空军F-5系列战机2025年初正式退役,花莲基地办了仪式,三架RF-5E和两架F-5F编队飞过,大家敬礼告别,可这背后是人力短缺的尴尬。
军队内部的管理问题,也推波助澜。霸凌事件层出不穷,早年的洪仲丘案闹得全岛都知道,2013年他退伍前夕因为带手机进营区,被关禁闭,结果热衰竭死了。这事儿引发社会大抗议,军队承诺调查,可类似事儿没断过。2023年有个23岁黄姓士兵,下到谷关特战部队,4个月后退训,诊断大脑萎缩,智力退化到2岁小孩水平。家属控诉说他被士官打头、塞烟、泼水,甚至在军车上压力大到失禁。军方调查后,说证据不足不起诉,但家属不服啊。2024年下半年,又有义务役士兵入伍后遭霸凌,半年内病情恶化,大脑萎缩确诊。台湾当局坦言需要改进,但这些事儿反复发生,基层士兵哪有心思安心服役。
士气低落是老问题了。华尔街日报2021年就报道过,台湾军队战备不足,役男普遍没斗志,成年男子不想打仗,对抵抗能力没信心。专家说,军队内部矛盾多,积累了好多年。募兵制推行后,招人难,因为从军多半冲着经济考虑,不是什么核心价值。退役军官陈鹰说过,台湾省的募兵是政治考量,讨好选民,但转型过程中丢了从军精神。结果呢,军队形象差,丑闻弊案一堆,2016年台军就盘点过各种问题,士气低落到谷底。2025年上半年,又爆出退役军官泄密案。这些人虽不是决策层,但操作武器、参与演习,掌握战术情报,保密意识弱,容易出事儿。
军队高层把压力层层下压,这也是退役潮的根源之一。士兵觉得上级转嫁责任,新兵常被老兵欺负,内部还把这种事儿叫“玩游戏”。统计显示,过去十年,几乎所有士兵都遭过霸凌,75%来自军官。结果呢,最近三年九成士兵服役期没满就缴罚款走人。罚款近4亿新台币,欠缴的也不少。军官从中捞油水,克扣福利,基层怨气冲天。2024年志愿役提前退伍人数激增,台湾当局说要改三项:提升福利、改善管理、加强心理辅导。可话说回来,这些承诺说了多少年了,实际效果呢?士兵还是觉得不值当,宁可赔钱也要跑路。
台湾省军队的体测标准松散,俯卧撑2分钟28次,平板支撑50秒,3000米跑18分45秒,这不算严苛。可内部风气差,官僚作风重,士兵觉得没前途。空军飞行员短缺,先天后天因素都有,先天是训练周期长,后天是待遇留不住人。2025年上半年,现役主力舰艇平均服役32年,主战坦克还是80年代产品,装备老化加剧士气问题。年轻人入伍后,发现现实跟宣传不一样,役期长影响职涯,怕成炮灰,对海峡冲突担忧大。媒体整理过,青年排斥服役的原因多:不想打仗、训练内容无效、军中不公。
退役潮的影响摆在那儿,军队战斗力打折。空军缺飞行员,陆军缺基层士兵,海空军装备更新跟不上。2025年,又有报道说武装力量20万人放下武器,暗示统一指日可待。这话虽夸张,但反映了岛内部分声音。台湾当局强调没大离退情况,但数据和舆论不匹配。飞行员转行民航,士兵回家找工作,军队招新兵难上加难。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