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普京做出重大让步,保证永不吞并乌克兰,美媒:中国成最大赢家

微趣史 · 5 小时前
在阿拉斯加会晤结束后,俄美双方没有公布联合声明,但一则来自美国特使的消息还是让世界舆论掀起了波澜。
特使维特科夫透露,普京愿意通过立法的方式,承诺不再吞并乌克兰,同时接受一种类似北约第五条款的安全保障安排。
与此同步,美媒又将焦点意外转向中国,称这场外交博弈的最大赢家不是俄罗斯或美国,而是中国。这是为何?
普京让步?
回顾过去三年,乌克兰战火不断,前线局势跌宕起伏,但无论冲突如何演变,始终未能分出最终胜负。
俄罗斯在部分战场保持主动,而乌克兰依靠西方援助勉力支撑。
阿拉斯加峰会的举行,本来并未让外界抱有太多期待,然而特使的一席话却迅速把焦点转移到了谈判桌。
尽管克里姆林宫没有出面证实,但这一“风声”足以让人联想:难道普京真的准备放软立场?
所谓的让步,其实有着复杂的背景。
俄方释放出的信号是,可以在协议中加入“类北约式”的安全保障,由美欧国家,甚至其他大国共同承诺保护乌克兰的安全。
1.png

这意味着,如果未来乌克兰再次遭到攻击,保障国将被视作一同受侵略,从而有义务采取防御行动。这无疑是对以往强硬立场的调整。
但如果细究条款的细节,就会发现这份让步背后充满限制:俄罗斯坚持冻结现有战线,保留对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控制权。
这些地区已经被纳入俄罗斯宪法,普京显然不打算在关键利益上退缩。换句话说,他愿意在形式上表现出灵活,但在实质上守住了核心成果。
更耐人寻味的是,俄罗斯对保障国的范围有自己的设想。
普京希望不只局限于北约,而是包括一些与俄罗斯关系良好或相对中立的大国,如中国、印度或巴西。
这种安排既能降低协议对俄罗斯的约束力,又能提升俄罗斯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外交空间。
因此,所谓“安全保障”,并不是乌克兰所期待的那种坚固防护,而是一个更复杂的权衡。
与此同时,俄方还提出文化与宗教方面的条件,希望乌克兰恢复俄语的官方地位,保障东正教的特殊影响力。
2.png

这些细节表明,即便不再大规模扩张,普京依然试图通过软性手段塑造乌克兰的未来。
相比之下,特朗普在这场外交戏剧中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
他多次强调乌克兰必须承认现实,克里米亚永远不会回到乌克兰,加入北约更是痴人说梦。更重要的是,他把战争的延续归咎于泽连斯基的“不肯妥协”,声称“只要签字,战争立刻结束”。
这种话语看似是和平倡议,实则是一种巨大的政治施压。
特朗普将这一过程包装为自己的外交胜利,强调只有他才能让普京松口,并通过特使不断强化这种叙事。
这种风格既符合他一贯的个人特色,也为他在美国国内的政治形象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然而,欧洲和乌克兰却充满戒心,他们担心特朗普的“调停”更像是替俄罗斯代言。
乌能答应吗?
在这股压力下,乌克兰陷入进退两难。宪法明确禁止割让国土,任何总统签字妥协都可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三年的战火已经让乌克兰付出惨重代价,如果最终换来的只是部分领土的永久丧失,那么牺牲将如何被解释?
然而现实也同样残酷:经济陷入困境,西方援助开始减弱,战场形势逐渐不利。
如果不妥协,战争或许将无休止地拖延下去。泽连斯基在白宫的处境就像走钢丝,一边要顶住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一边又必须稳住国内舆论与军方的坚持。
3.png

这种矛盾,使乌克兰成为所有大国角力中的最弱一环。
欧洲国家的角色同样尴尬。他们集体“护送”泽连斯基前往白宫,本意是避免他在与特朗普的会谈中孤立无援。
然而,欧洲本身也缺乏统一的战略。
法国暗示可接受领土让步换取安全,德国在能源危机的压力下逐渐务实,英国则在财政困境中摇摆。
欧盟领导人高调表态支持乌克兰,但在军事实力与经济代价面前,他们的团结显得脆弱。
此次集体亮相,更多是为了争取存在感,避免美俄双边交易将他们完全排除在外。
就在美俄欧乌多方角力之际,中国却被意外卷入舆论焦点。美媒渲染称,普京的让步让中国成为最大赢家。
理由有三:一是特朗普已经明确不会对中国购买俄油加征额外关税,为中国在能源与贸易上提供便利;二是美俄对抗消耗巨大,而中国保持相对稳定,在国际格局中凸显从容;
三是多方重提政治谈判,与中国长期倡导的立场高度一致。
4.jpeg

这种“渔翁得利”的叙事虽然有夸张成分,但确实反映出中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刻意介入俄乌冲突,只是坚持务实外交,但恰恰因为不被卷入泥潭,反而显得更有战略远见。
然而,历史的经验提醒人们不能轻易乐观。乌克兰曾在《布达佩斯备忘录》下放弃核武器,换来安全承诺,但最终被证明不堪一击。
今天的“类北约保障”是否会重蹈覆辙?即便俄罗斯立法承诺不再侵略,未来的国际形势变化也可能让这些文件成为废纸。
普京的退让或许是一种战术性的缓兵之计,而非真正的战略妥协。
乌克兰是否会接受,欧洲能否形成统一声音,美国是否会长期兑现承诺,都仍是未知数。
因此,普京的所谓“重大让步”,更像是一场外交棋局中的试探。
他在保住核心利益的同时,释放有限的善意;特朗普借机包装自己的外交成就,强化国内政治筹码;
欧洲左右为难,在团结与分裂之间摇摆;而乌克兰则陷入最艰难的选择,既不能轻易放弃尊严,
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至于被称为“最大赢家”的中国,其实只是凭借稳定和务实在风暴之外显得更从容。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