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打破38年枷锁的俄罗斯,再没有后顾之忧,美国开始急踩刹车

雷湘平 · 6 小时前
普京政府突然宣布解除《中导条约》限制,面对挣脱38年枷锁的俄罗斯,美国紧急踩下刹车,而这场危险的战略博弈又将如何收场?
自从特朗普上台后,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然而,誓言振聋发聩,实际行动却乏善可陈。半年过去了,俄乌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而特朗普政府的耐心似乎已然用尽,随之而来的则是对俄罗斯态度的急转直下。


1.jpeg
【特朗普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俄近海】


特朗普向俄罗斯开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克里姆林宫在8月8日前签署和平协议,否则将会面临制裁威胁,更是做出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俄近海的动作,这算得上是赤裸裸的军事威慑。这样的举动,自然是激怒了俄罗斯,也直接导致美俄关系迅速恶化。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俄罗斯也没坐以待毙。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宣布,《中程导弹条约》的限制条件已不复存在,俄罗斯将不再受该条约限制,并着手制定反制措施。
这个成立于1987年的军控协议,曾是美苏冷战时期的重要缓冲,规定双方在三年内,销毁所有射程500-5500公里的陆基导弹。
然而,这个条约对俄罗斯来说早已不公平。不仅仅因为它遏制了俄罗斯的中程导弹优势,更因为美国却在欧洲肆无忌惮地部署核武器。


2.jpeg
【普京宣布“榛树”实现量产】


就在不久前,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晤后宣布,最新型的“榛树”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已经完成量产型生产,并交付部队。这一消息的传递似乎在告诉特朗普:“我们绝不会屈从于你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早在2019年,就以俄罗斯违约为由,单方面退出了《中程导弹条约》。虽然当时俄罗斯宣布暂停履行义务,但普京仍通过自我限制,避免部署被条约禁止的导弹。
然而,时间过去,特朗普的动作却让普京意识到,自我限制已然毫无意义,因为美国的中程导弹部署,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在亚洲和欧洲加速推进。


3.jpeg
【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还计划在日韩复制,北约更是在俄罗斯周边频频活动,让俄罗斯压力倍增。在此情形下,俄罗斯显然觉得继续按兵不动,实在无异于自取其辱。
普京适时宣布了中程导弹“榛树”实现量产,这款导弹显然不仅仅是对美国军事威胁的一次回应,也是对西方制裁的强硬反击。
俄罗斯已表明,如美国在日本展开中程导弹部署,中俄将联合应对。而“榛树”的量产无疑是俄罗斯,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决心。
从另一方面看,“榛树”背后的意义非同小可。自去年普京首次提出量产计划,到今年批量生产,不过短短九个月,这一速度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技术成就,体现出俄罗斯在国防领域的雄厚实力。


4.jpeg
【鲁比奥称绝不允许美俄直接发生军事冲突】


纵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绝不允许美俄直接发生军事冲突,但随着中导条约的破裂,局势的发展已越来越不可预料。美国急踩刹车固然能为局势降温,但能否真正奏效,仍是未知数。
而特朗普的政策抉择,似乎无意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不仅让美俄关系陷入冰点,更让全球局势再蒙上浓重阴影。
对国际社会而言,美俄战略对抗升级绝非福音。在核武器小型化、精确化的今天,中程导弹的扩散将大幅降低核战争门槛,增加战略误判风险。世界各国有必要敦促美俄回到谈判桌前,重建危机管控机制,避免滑向新冷战深渊。


5.jpeg
【美俄战略对抗升级绝非福音】


而当前局势的发展,也印证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国际关系中,实力才是维护和平的终极保障。俄罗斯用行动表明,只有保持足够的战略威慑能力,才能确保国家主权不受侵犯。
这一案例也给其他面临霸权压力的国家带来启示:坚持自主发展、掌握核心技术,才是抵御外部威胁的根本之道。
随着"榛树"导弹的批量列装,欧亚大陆的战略地图正在重绘。美国试图通过军事优势,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遭遇强力阻击。
这场博弈最终将如何收场,取决于华盛顿能否放弃零和思维,正视俄罗斯合理的安全关切。否则,世界很可能见证新一轮危险的军备竞赛,而这将是全人类的共同悲剧。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