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澳大利亚站上了亚洲杯顶端,中国男篮留下遗憾,场边有人开始摇头。
胡金秋坐在场地边,呼吸急促。汗流了一地,但他说为胸前的字拼命不亏。总有人拼命,总有差距。路没尽头。很多人盯着他跟周琦比。
数据不会骗人。周琦在国家队时数据不怎么亮眼。人们还记得那场世界杯的失误。投篮艰难。回到CBA,他的得分下降明显,从23分掉到14。8分。为什么会这样?
周琦进攻看起来依赖队友。无球空切、吃饼,还有二次进攻。内线单打少了。感觉防守不紧,罚球命中率一直低——57。9%。胡金秋的数据是74。4%。差距摆在那。
罚球线附近周琦的手感不行。大部分分数都是扣篮来的。他在那里拿球,很少一对一打。这样队友也没法围绕内线做文章。外线又被逼死,局面就僵住。
有解说员说过问题很明显。有人跑不动,没劲头,场上态度也一般。胡金秋却让人记住。他累到快喘不上气,但还在拼。
比赛态度成了分界线。不防守还在场上晃,大家一看就有数。有人拼命,有人混时间。
胡金秋的数据看了让人顺溜。真实命中率75。7%。挡拆拿分厉害。空切进攻,几乎零失误。篮下强,投中距离也准。终结全靠手感,不论球怎么飞到位。
现在周琦的位置不一样。重型中锋,脚下慢了。打不了快攻。节奏慢下来团队配合也难展开。外面比赛节奏都快,球进得也快。
相比起来胡金秋和王俊杰能跟上快节奏。这个风格比慢吞吞更对路。中国队能进决赛,靠的就是小伙子们的轮换和冲劲。
多名主力缺阵,没改掉快速协防和回撤的节奏。外线也顶住了压力。队伍风格没变,短传、快攻、配合,看着痛快。
技术全面原本是周琦名头上的东西,可波动大。关键时候能不能顶住没个准。外界对他的评论和职业精神也有说法。
现在队里要拼命的,愿意扛下来的。胡金秋的数据不是白来的。这种球员位置更稳。不那么想拼的人,慢慢会被淘汰。
回头看那场决赛,中国只输了1分。有人猜测周琦在不在场影响队伍最终走向,他也许能守内线,也许能制造机会。也有人觉得他现在不适合快的打法。
其实没有周琦,配合看起来更流畅。胡金秋、王俊杰小跑挡拆,命中率嗖嗖涨。小组赛三分和投篮,数据看着舒服。
最后还是一分之差。有人留下叹息,有人想起那些已经很久没说的话。
你觉得呢?有没有更多话要说?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