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伊朗前总统挑战最高领袖,他发出的警告,动摇了伊朗的“国本”?

知鉴明史 · 12 小时前
8月14日,伊朗前总统鲁哈尼在沉寂许久后,突然通过改革派媒体重磅发声,罕见地向执政近四十年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起挑战。这一举动,仿佛在伊朗政治的死水之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滔天巨浪。他的话语直指体制核心,质疑伊朗现行体制的合法性,让整个伊朗政坛为之一震。
这次发声,不是一次普通的政治评论,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体制内地震”。鲁哈尼用极具震撼力的语言,向外界发出警告:如果伊朗不改变现有的内外路线,等待这个国家的,将是“瘫痪或动荡”。
1.jpeg

这究竟是鲁哈尼的孤注一掷,还是伊朗改革派的集体试水?哈梅内伊的沉默,又是否预示着伊朗政治格局的裂口正在被撕开?
鲁哈尼的讲话一经发布,便在伊朗国内外引发轩然大波。尤其是在当前伊朗经济持续低迷、社会矛盾激化、国际孤立加剧的背景下,他的言论无疑点燃了民众心中的怒火与希望。
2.jpeg

2023年,伊朗经济陷入严重危机,青年失业率高达30%以上,货币大幅贬值,通胀飙升至49%。民生困苦,社会抗议此起彼伏,尤其是在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的重压下,多个省份爆发了持续不断的街头抗议。
在这样的局势下,鲁哈尼的发声显得格外沉重又真实。他提出“权利属于人民”“伊朗属于伊朗民族”,这些话语直击伊朗神权体制的根基。他并未直接要求废除最高领袖制度,但其言语中所传递的政治理念,已然在挑战“法基赫监护”制度的合法性。这是哈梅内伊政权最不能触碰的底线。
3.jpeg

鲁哈尼早在2013年至2021年担任总统期间,便以“温和改革派”著称。他在任时推动伊朗核协议,与西方展开外交对话,曾一度让伊朗看到了走出孤立的希望。如今再次高调表态,显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对伊朗未来深深的忧虑。
2024年通胀率高达49%,青年人要么失业,要么逃离。“脑流失”成为伊朗发展最大的黑洞。与此同时,革命卫队却在经济危机中逆势扩张,控制了超过57%的进口、30%的出口、60%的基建项目,并主导了约15%的国民经济。
4.jpeg

鲁哈尼直言,军队不应再经商,也不应插手政治与经济。这番话,击中了伊朗最敏感的神经。革命卫队作为伊朗最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其政治影响力与经济控制力早已超出宪法赋予的范畴。
尤其是在2025年6月,以色列F-35战机联合无人机突袭德黑兰,轻松突破伊朗防空系统,暴露出伊朗军事体系的混乱与资源错配。国防军装备落后、革命卫队垄断资源,这种“双轨制”严重削弱了国家安全。
5.jpeg

2023年,前总统莱希因直升机失事身亡,官方称为天气原因,但民间普遍质疑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政治斗争。一时间,关于接班人的博弈也悄然浮出水面。
目前哈梅内伊已年近九旬,身体状况成谜。主流接班人包括其子穆杰塔巴·哈梅内伊、及司法总监艾哈迈迪·拉夫桑贾尼等保守派,改革派几乎被排除在继承序列之外。
6.jpeg

鲁哈尼的讲话,或许正是改革派在“后哈梅内伊时代”来临前的一次集体试水。他们试图借助这一关键时刻,重新定义国家的战略方向——从“教权主导”转向“民本治理”,从“输出革命”转向“发展优先”。
更令人关注的是,鲁哈尼还提出要彻底改革伊朗的司法体系与情报机构,建立一个独立、公正的多党制政治平台。他要求终结“宪法监护委员会”对选举与法律事务的垄断,让更多声音进入政治视野。
7.jpeg

在媒体领域,鲁哈尼提议打破国家媒体垄断,引入数十家私人电视台与网络平台。这一主张在年轻人中掀起广泛共鸣,社交平台上“媒体自由”“权利属于人民”等话题热度飙升。
外交方面,鲁哈尼更是全面对哈梅内伊的激进政策进行了“冷处理”。他质疑伊朗在加沙、也门等地的军事投入是否值得,认为任何对外援助若以牺牲本国人民为代价,都是错误的。
2025年春季,伊朗在多地加大对外军事援助力度,导致国内粮食短缺、货币崩盘。联合国报告显示,2024年食品价格上涨73%,农村贫困人口暴增,社会怨气几近爆发点。
8.jpeg

鲁哈尼指出,如果有机会改善与西方、邻国乃至美国的关系,并符合国家利益,那政府就有责任去争取。这不仅是对伊朗长期“反美”政策的挑战,更是一次方向性的重构。
2025年7月,伊朗与美国的核协议谈判陷入停滞,外资撤离,技术封锁加剧。石油出口较2018年减少近六成,外汇储备告急。鲁哈尼认为,继续对抗只会让国家彻底失去复苏机会。
9.jpeg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鲁哈尼发声的同一时间,一位罕见出场的宗教人物也公开表达异议。8月21日,逊尼派宗教领袖伊兹马仪扎希在布道中指出,巴勒斯坦人应放弃极端主义,其他人也应停止宣传“摧毁以色列”——这明显是对哈梅内伊长期政策的公开否定。
这位伊玛目虽然是官方任命,却敢于直言不讳,他提出支持“两国方案”,而非“一国灭以”方案,事实上已打破伊朗政治话语中的根本禁忌。
10.jpeg

不仅体制内动荡,国外也在频频施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罕见地通过视频对伊朗民众喊话,以“水技术”为诱饵,鼓动伊朗人推翻哈梅内伊。当下伊朗正遭遇严重干旱,缺水限电已成日常,连德黑兰都难以幸免。
以色列作为水科技强国,确实具备吸引力。尽管内塔尼亚胡的言论被批评为“颜色革命”手段,但不可否认,他确实说中了许多伊朗人最真实的诉求。自由、发展、民生——这些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11.jpeg

伊朗已被推向十字路口。2025年初,Gallup Iran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高达68%的民众支持体制改革。越发多的体制内人士也开始动摇,部分高级官员私下承认哈梅内伊的政策已难以代表新时代的伊朗。
外部压力、内部动荡、体制失灵,三者交织下的伊朗正处在风暴眼中。鲁哈尼的发声,像是一束穿透黑暗的光,照亮了伊朗社会深藏的苦闷与希望。
12.jpeg

中国始终主张中东各国应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反对外来干预。中方多次强调,伊朗必须根据本国国情推进改革,探索符合人民利益的发展路径。伊朗这场风暴是否会引发真正的变革,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鲁哈尼的讲话已经撕开了沉默的铁幕,唤醒了沉睡的社会力量。
鲁哈尼公开挑战哈梅内伊,不仅揭示出伊朗体制深层问题,更反映出人民对变革的渴望。中东棋局正在重组,伊朗若能借此契机改革图强,将有望走出困局,迎来新生。
信息来源:
[1]内塔尼亚胡喊话伊朗民众“推翻政权”并承诺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伊朗总统嘲讽反击 环球网
[2]内塔尼亚胡用水资源煽动伊朗民众反抗政府 看看新闻Knews
13.jpeg

14.jpeg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