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球迷最揪心的就是球队青黄不接、成绩滑坡的老问题,核心球员一伤,亚洲杯前景就悬了。
2025年8月5日亚洲杯开打,郭士强被迫启用王俊杰、赵嘉义等五个新面孔,全因张镇麟、周琦等主力伤缺。
。
这种大胆换血值得支持,是重建男篮的阵痛机会,但风险不小,得看新人能否顶住压力。
。
郭士强的决策不是瞎折腾,而是伤病逼出来的无奈之举。。
去年接手后,他就瞄准世界杯和奥运,但赵继伟、孙铭徽等老将缺席,只能赌一把新人。
。
王俊杰没打过职业联赛,纯靠NCAA和青年赛表现入选,类似当年易建联初出茅庐,但易建联有CBA铺垫,王俊杰直接跳级,实战考验更大。
。
赵嘉义更传奇,广厦租借到青岛才爆发,这暴露CBA人才流动问题——好苗子常被埋没在强队板凳,租借机制救了场,但对比NBA的G联赛体系,中国缺系统化发展通道,导致赵嘉义这种案例太少。
。
李祥波28岁才进国家队,NBL背景出身,选秀球员逆袭罕见,反映国内联赛层级割裂,NBL球员上升难,类似足球中超中甲差距,拖累整体人才储备。
。
高诗岩和雷蒙是老将回炉,高诗岩2022亚洲杯坐冷板凳,雷蒙八年没进国家队,说明教练组过去保守,总依赖明星球员,错过过渡期培养。
。
新增分析看,中国男篮2019世界杯惨败就因换血慢,依赖易建联,结果青训断层。。
反观美国梦之队,常靠新人挑大梁,如2021奥运用年轻阵容夺冠,靠的是完善选拔和实战锻炼。
。
郭士强这次赌注,短期可能输赢难料,但长期看,必须打破旧模式,建议篮协加强青训投入,多办国际热身赛,给新人实战磨砺,避免重蹈覆辙。
。
郭士强这步棋走对了,伤病危机变转型契机,新面孔拼出成绩,男篮才有希望。。
球迷别光吐槽风险,多给点耐心,支持年轻人成长,中国篮球才能爬出低谷。。
</end>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