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真的被美国给坑怕了。
痛定思痛后,伊朗终于宣布,弃用美国GPS,全面换成中国的北斗。
今年6月,伊朗和以色列爆发激烈冲突,美国突然关闭伊朗境内GPS信号,瞬间让这个中东强国成了“无头苍蝇”,更致命的是,伊朗核科学家的车队因定位偏差暴露行踪,被以色列无人机精准斩首,连高官都在自家卧室床上被锁定击杀。
对伊朗来说,战争不是游戏,一次“GPS失灵”可能就要付出真金白银,甚至人命的代价。2011年美军RQ-170无人机靠GPS在伊朗领空如入无人之境;2020年苏莱曼尼遇刺,追踪信号同样源自GPS。其血淋淋的教训背后,只因伊朗30年来所有关键设施,全绑在了美国的GPS上。
过去几十年,GPS一直是全球导航系统的霸主,但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它是美国的,控制权也在美国手上。当你是朋友,美国就给你开绿灯,精度高、信号稳;当你变成对手,美国不仅能掐你信号,甚至能直接当成“武器”来打你。如今伊朗又一次成为“被拔网线”的对象,毫无还手之力,这种被命门捏住的感觉,伊朗再也不想体会第二次。
绝境中,伊朗将目光投向东方,和GPS不同,北斗并不是美国定义下的“跟随者”。它从一开始就明确走自己的路,尤其是2020年6月北斗三号组网完成,60余颗卫星实现全天候、全球无死角覆盖,精度达到米级甚至亚米级,抗干扰能力远超传统系统,独有的短报文功能,还能在断网时发短信救命,这对多山多沙漠的伊朗来说,简直就是战场“生命线”,于是,北斗成了伊朗手里最靠谱的那张牌。
更关键的是,中伊25年战略合作托底,北斗的“钥匙”握在盟友而非敌人手里。对于伊朗来说,北斗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眼下能选、能用、还能摆脱美方掌控的唯一选项。所以,看似是一套导航系统的选择,背后其实是一次战略信任的投票。伊朗不是在挑选谁家卫星更准,而是在选择一条能不被美国“锁喉”的技术命运路径。而北斗,正在悄无声息中,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对抗技术霸权的“最后选择”。
回头看,北斗今日的底气,刻着中国曾经的伤痕。伊朗的遭遇恰似1993年中国“银河号”商船被美强关GPS困在海上的翻版,而当年屈辱催生的北斗,如今正是对那场屈辱最有力的回应。伊朗今天的选择,其实就是中国当年痛过之后早已给出的答案。
从银河号之痛到北斗亮剑中东,中国用30年磨砺证明,大国博弈的生死棋局里,命脉技术要牢牢攥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化缘是要不来的,唯有自力更生才能冲破枷锁。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