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国际局势的迷雾,竟然因印度总理莫迪的这次突然访华,冲出了一条新路。
“莫迪要来中国了”,真是条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的重磅消息。这是自2018年以来第一次,也是面子里子都掺着火药味的一次。这事,绝对不是提前几个月安排的“循规蹈矩式访问”,而是最近美印关系骤然“翻车”后的临时决定。
7月30日,特朗普毫不手软地出拳,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理由直接甩给全世界看,说印度“间接支持俄罗斯”,还在大把买俄油。打得印度一个措手不及。
8月6日,特朗普又签了个总统令,二话不说,再加25%的关税。而且前一天,在电视采访中,特朗普又放大招:“进口药品,我们也要加税,最高可达250%。”要知道,印度仿制药出口全球领先,对美药品出口是印度最粗最长的“生命线”。一下加税250%,你想想这刀扎得多狠。
印度媒体直接用“地震”“重击”来形容。国内行情立马炸锅。说得难听点,这像不像美印“兄弟感情”刚吃完烧烤喝完啤酒,就在门口动起手来,谁都没给对方面子,连账都不用算。
可大家没想到的是,特朗普这拳,大概率真是“打偏了”,给了中国和俄罗斯一个机会,还把印度逼得不得不开始新选择。
8月6日那天,印度外交部的声明非常强硬。那种口吻,别说是对美国了,对世界也鲜少见。声明里一句话特别亮眼:“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是市场决定,不接受其他国家干预。”说白了,这是给美国听的,也是给印度自己的信号,我们印度不受你摆布。
当天,印度主流媒体高调宣布: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华,出席在天津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2018年后首次访华”,这个头衔真不是盖的。
同一时间段,印度外长苏杰生也宣布会在月底前访问俄罗斯。
说实话,中方一直不缺邀请。2018年武汉的“非正式会晤”大家还记得吧,那算中印关系气氛难得放松的一次。还有2020年边境紧张缓和期的多轮沟通,咱中国其实一直表现得够大度、够克制。
可莫迪一直没来,这显然不是因为没收到请柬,而是印度心知肚明“该怎么选边站队”。可到了今年,特朗普双拳齐下,不仅收拾了印度,还亲自跑去和巴基斯坦(印度死对头)签了能源合作协议,准备开发巴南部油气资源。
印度能当然不能忍。
正因为如此,莫迪这次访华压根不像一次正常的“峰会踩点”,根本就是一场“外交自救”行动。
而这回上合会议,印度主动提议了“能源安全”和“公平贸易”两个议题,不是走过场,是真想要和中国、俄罗斯在双边、多边层面动点真格的。
莫迪访华,本质上一句释放三重信号,第一,我印度不是美国的奴才。第二,大国缝隙里,我要寻找新平衡。第三,该争的利益,我得找新路子。
但印度这波操作,是“真心转向”,“还是装装样子”。别忘了,印菲南海联演刚搞完,正好和普京出访撞时间。印度这次军演,选地方都很敏感。中国立刻表态:“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第三方滚一边去。”
印度一边在南海和有摩擦的国家一起演习,一边又急着抱团中俄,这种“两头下注、脚踩两船”,中国也不是没见过。到底是把咱当备胎,还是真心诚意想要合作。多半还得看行动,光做个姿态不管用。
不过,咱也得承认,莫迪这次主动访华,足够说明印度的焦虑和转变。特朗普连续加税,帮中国打了一场“外交助攻”,压出来的破冰,比咱们苦口婆心喊了多少年都有效。
外交上的世事无常,狠一刀,反而把对方逼到竞品怀里。
人就是这样,什么温水煮青蛙、利益慢慢让步,大国博弈中有时候还真不如一脚让人跳起来更有震撼力。印度眼看当了“冤大头”,美方表面合作,肚子里算盘打得精,一有事就拿关税刀子猛扎,骨头缝都不放过。现实面前,什么都得重新评估。
中国这边其实态度很务实:行动比嘴炮重要。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给足了尊重和善意,从经济合作到区域安全,甚至在边界问题上,中方也始终保持克制和渠道畅通。可用网友的话说,“东请西等,等到今天才等来莫迪,还是特朗普逼来的”。
所以,这次访华,中印之间的历史恩怨当然还摆在那里,边界摩擦还没消停。但人嘛,有时就要彼此给点机会,哪怕不是出于本愿,“被动之下”的妥协其实也挺真实。
但也不能妄想“立刻大团圆”。边界问题、互信缺失、双边经贸摩擦……这些悬念还长着呢。
就像莫迪这次,自己知道不是有多信任中国,而是美方“狠狠一推”。但接下来,要不要真心合作,能不能“踏实坐下”谈,也只能看下步中印是不是能拿出实招来。
特朗普打出来的高关税,原本想折服印度,没想到反手把印度推向了中俄的怀抱。这事,不仅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有时候,逼着对手“选边站”,结果站到了你最不想看到的位置。这也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再看中国表现,从头到尾都很耐心、真诚。咱们没把手抬得太高,但也没有自降身价。等了七年,该来的总归还是来了。
很有意思的巧合,每次美国在全球掀起贸易制裁风暴时,中国多半就是那个“不交保护费”的忠实邻居。历史几次“转弯”,都是美国自以为是地盲目施压,结果路走窄了,“敌人的敌人变成朋友”。
无论是“大国强硬”,还是“邻里合作”,真正的考验还是见行动、论结果、算分账。嘴上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咱们一起等8月底莫迪访华成行,到底是“说说而已”,还是“开了新局”。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