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一边狂抓壮丁,一边逃兵潮爆发:挣扎中的乌克兰有多抽象?

文史档案室 · 13 小时前
乌军逃兵蔓延,反噬正在到来。
别看泽连斯基今年1月还在自信满满的说——“乌军88万对俄军60万,优势在我”,但其实乌克兰的兵源早就见底了,征兵压力更是拉满,急得泽连斯基一次次改征兵法。
先是在去年将征兵年龄的下限从27岁降至25岁,上限突破60岁;又是在今年2月启动了一项针对18至24岁年轻公民的募兵计划;更是默认征兵办在街头随机挑选“幸运儿”。
可就算这样,逃兵名单还是越摞越高,都已经快40万了。仅仅今年头7个月,逃兵案件就突破9.2万起,比去年同期暴增63%。逃离的情绪正在如同瘟疫一般席卷乌军上下。
恐怕连普京都没想到,他只是坐在克里姆林宫里,乌克兰军队就自己遭到了反噬。
那么问题来了:乌克兰为何会涌现大规模的“逃兵潮”?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残酷真相?
1.jpeg

崩溃的前线
首先,引发这场“逃兵潮”的导火索,无疑是乌克兰去年出台的“强化征兵措施”法案。
2024年4月11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二读通过了关于严格动员措施的法律草案,其中删除了“允许军人服役36个月之后复员回家”的条款。简单说就是只有轮换,没有复员。
此举引发了乌军士兵的“一片骂声”。
因为这意味着,只要被征召入伍,要么阵亡,要么伤残丧失战斗力,否则就能上就上。
想熬到兵役年限到期安稳退役?
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一名乌炮兵的话说就是:
“没人知道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服役,在哪里服役、以及服役多长时间”
据乌克兰武装部队第68旅的一名军官透露,乌军很多部队的轮换周期超过300天,许多士兵已连续作战18个月以上,日均睡眠不足4小时,身心就遭受着严重的折磨。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变得比感冒还要常见。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正日益失去耐心,对乌援助肉眼可见的在缩水。
2.jpeg

去年9月,美国国会推迟了对乌克兰60亿美元军事援助的表决;德国今年原本预计将对乌提供约75亿欧元军事援助,但在2025年支出草案中,这一数字下降至40亿欧元。
以上都只是个例。
由于西方的援助越来越少,自己的经济状况也是一摊烂泥,直接导致前线的乌军装备严重匮乏,主战坦克、防空导弹、无人机等装备的库存已经告急。许多前线乌军士兵反映,不少武器装备由于缺乏零部件,根本无法使用,炮弹的库存也不容乐观,只能满足日常的消耗需求。
并且因为美国暂停了M1A1坦克主炮的零件供应,甚至不少乌军坦克都成了铁皮壳子。
再回头看隔壁的俄军,背后站的是昼夜运转、加班加点生产炮弹的朝鲜军工厂。
拿什么去比?
缺人又后备跟不上,怎么去打仗?
长期的装备供应短缺,已经让乌军内部人心涣散,士气骤降。
换句话说,就算你资金充足,装备到位,那人员的消耗又该怎么算?没有稳定的兵源补充,没有经验丰富、意志坚定的士兵去使用这些装备,那不照样是一堆破铜烂铁吗?
3.png

显然,乌克兰军队正遭遇着“缺人可用”、甚至是“无人可用”的艰难处境。
2025年8月6日,俄乌战场北线的库皮扬斯克市爆发激烈对峙。
出乎俄军意料的是,这场战斗他们取得了一个意外战果:在“柳叶刀”无人机的精准猎杀下,乌克兰第三“亚速”独立突击旅的元老级指挥官——伊戈尔·克里莫维奇,被当场击毙。
这位代号“非洲”的战地老哥,是乌克兰第3亚速独立突击军团的核心人物,曾参与顿巴斯冲突、马里乌波尔战役等关键战斗;还顶着俄军的巨大压力,死守马里乌波尔钢铁厂82天。
成为俄军一道难以逾越的叹息之墙。伊戈尔的故事在乌克兰军队中被广泛流传,他本人更是被“泽圣”亲自授旗表彰,称其为“乌克兰抵抗精神的活化石”。
而他的死,不仅重创了乌军士气,也暴露出了乌军内部更深层次的溃败迹象。
他生前在最后一次采访中还信誓旦旦地“嘴硬”——“将守住每一寸土地”。
结果扭头就私下多次向基辅方面发出求援——“再没有生力军,防线就要崩了!”
可老兵越打越少,要么伤残阵亡,要么大批量逃亡;送过来的新兵更是一言难尽,要么是被抓来当“填线宝宝”的倒霉蛋;要么根本无心应战,毫无斗志,彻底沦为耗材。
怎么办呢?
继续加大征兵力度,给我狠狠地征!
4.jpeg

魔怔的“征兵”
乌克兰的征兵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魔怔的程度。
为了填补兵源,2024年4月,小泽大手一挥,将征兵年龄下限从27岁降到25岁。但这还不够,今年2月,乌克兰政府又批准了有关招募18至24岁年轻人参军的“激励”计划。
只要自愿签订服役合同,就能拿到2.4万美元的报酬以及丰厚奖金,还能获得无息抵押贷款。
退役后还有免试进入任何高校的机会。
当然,代价也很高昂,是你的健康或者生命。
可现在很多乌克兰人都回过味儿了,只要上了战场就会被牢牢绑定,要么赢要么噶,而且还得不到充分的军事训练,上去八成就是送死,因此主动参军的乌克兰年轻人依旧寥寥无几。
那怎么办?
乌克兰选择了——街头随即抽选“幸运儿”。
相信各位或多或少地刷到过乌克兰民众被“强制征兵”的视频,他们往往是在街头正常走着,就突然被从面包车上冲下来的乌军士兵控制,套上麻袋带上车拉走。
5.jpeg

就说一个最近的例子吧。
8月8日,国外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段乌克兰街头强制征兵的画面,只见一名征兵办工作人员追着一位正在骑行的乌克兰男子,想要扒住他的自行车让他停下来。
这名男子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征兵办盯上后,果断弃车扬长而去。
再看画面中的另一名乌克兰男子,甚至不惜双手紧握手雷,同多名征兵人员、警察对峙。
由于强制动员男性遭遇了巨大失败,乌克兰当局甚至开始大规模征召女性入伍。
据乌媒披露,当局计划将强制征召范围扩大至女性。
自今年3月以来,俄军在多个战场上发现女性士兵遗骸的比例激增。据数据显示,乌军现役女性已达8万多人,其中近2.5万人被部署至前线战斗岗位,较战争初期增长20%。
在这种堪称夸张的征兵条件下,上至六旬老汉,下至刚刚成年的大学生,只要是会喘气的,且没有残疾,那就别废话,统统都可以拉到前线打仗去。
6.jpeg

许多乌克兰民众为躲避征兵只能被迫躲起来。
甚至基辅街头还催生出了“代购老人”的灰色产业,60岁以上因身体或年龄问题,而免于兵役的老人,有偿为藏匿在家的青年采购生活物资。
当然,乌克兰民众也不是只会逆来顺受。
面对征兵办的围追堵截,他们上演出了一出让人匪夷所思的戏码。
7月13日,多家俄媒消息源披露,一位居住在萨马尔市的乌克兰民众,因为不堪乌征兵办公室的持续骚扰,通过网络匿名联系到了俄军,希望对方能派无人机把当地征兵办给炸了。
随后不仅主动提供了具体的坐标,还用比特币买了一架天竺葵-2自杀无人机。
意思很明确——“无论如何请炸掉这帮混蛋。”
俄军也是懂行的,他们不仅欣然应允,还大气地表示“差额不用补了”,接着又给这架特殊的自杀无人机涂上“来自萨马尔的居民”字样的涂鸦,然后迅速“发货”。
于是,这架无人机就在当地乌克兰民众的见证下,呼啸着朝乌军征兵办公室飞扑过去。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乌军征兵办成功“签收”了这份来自自己人的“大礼”。
7.jpeg

自己人的“背刺”
当然,要是真的不幸被征兵办逮住,送上战场,那可就别想过上一天安稳日子了。
因为要面对的不仅是前方俄军的炮火,还有背后督战队的子弹。
乌军在前线广泛部署了专门的“督战队”,主要由亚速营等极右翼武装、军事情报人员及外国雇佣兵担任,部分甚至来自加拿大等北约国家。
从乌克兰媒体发布的“乌军督战员处决士兵”的视频中就能看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
毫不手软。
视频中,这些违反了军纪的新兵被五花大绑,戴着头套,脖子上挂着“叛徒”的牌子,跪倒在地上。督察员在一旁不停嘟囔着带着口音的英语,数声枪响过后,这些新兵便被就地处决。
枪决还算“幸运”的,毕竟没什么痛苦,一眨眼就过去了。
随着乌军前线士气崩溃现象愈发严重,督战员的行为也在逐渐极端化。
在另一段视频画面中,一名乌克兰新兵因为“不愿意参战”,被两名乌军督战员直接踹进一个土坑中,接着,旁边的乌军开始往这名不断痛苦挣扎新兵的身上铲土。
8.jpeg

督战员的子弹固然让乌军们人心惶惶,但“前线吃紧,后线紧吃”的现实状况更是让人心寒。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已曝出多起涉及军队和国防的腐败案。
2025年5月,乌克兰国民卫队副司令亚历山大·贝洛斯,因挪用3000万美元军援被解职。
这位“大老虎”落网后,乌克兰官方顺藤摸瓜,发现还有12名乌军将领涉嫌倒卖西方装备。
乌克兰军队贪污的消息更是不断传来。
8月2日,乌国家反腐局通报,他们查获一起重大腐败案件——涉案人员通过虚高价格,采购军用无人机及信号干扰系统,从合同中抽取高达30%的回扣,4名涉案人员已被捕。
军队腐败丑闻频出,无疑是对乌克兰军队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致命打击。
当前线的士兵忍受着物资短缺、兵力不足的巨大风险,同俄军打仗的时候,这些军队高管们却在满脑子琢磨怎么才能中饱私囊。
也难怪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不愿意为那些利益熏心,罔顾士兵性命的高官卖命了。
9.jpeg

小结
综上所述,乌克兰军队的种种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不仅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还严重挫败了对打仗而言最重要的军队士气。
在这种死气沉沉的军队氛围下,别无选择的士兵们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选择逃跑。
在他们看来,逃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不跑,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谁愿意舍弃生命去打一场看不到尽头的仗?
只有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才是乌克兰底层人民唯一的生路。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