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请勿转载
最近,缅甸终于久违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7月31日,掌握缅甸中央权力的军政府终于宣布结束四年多的全国性戒严状态,并承诺在六个月内举行一场“多党民主”的大选,同时宣布将所谓的权力移交给文官临时政府。
消息一出,立马引发了全世界的热议:
为什么军政府突然让步?是战场上的失利,还是换汤不换药的权力游戏?
大选是否意味着缅甸在向和平靠拢?
不过,很快,热情就被扑灭。缅甸过去四年的实际统治者——敏昂莱大将——仍在掌控实权的委员会内占据至高的位置;所谓的文官政府首脑,仍然是军队出身的高官。同时,大选也遭遇了前民选政府残党“民族团结政府”和部分地方武装的抵制。军政府推出的《禁止反对大选法》《禁止抗议大选法》等法案,更让所有人感觉不到诚意和信心。
缅甸实际控制者:敏昂莱
而更让大家不安的是,过去一年时间内,缅甸内战的强度几乎没有任何衰减;东西南北,还是打成一片。甚至在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期间,缅军仍不忘空袭轰炸,以扩大己方优势。
内战,天灾,让原本就稳居全世界发展水平倒数的缅甸,无限接近于毁灭。
更不要说,很多水友也非常好奇:在几轮清洗、打击之后,曾经著名的缅甸“灰常”电信诈骗,是否还在继续坑害无辜的人民?乱七八糟的园区到底有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那么,话不多说,今天就来聊聊——缅甸。
在影响缅甸的所有因素中,军事仍然是该国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自1948年以来,缅甸的内战就没停过。作为当代内战最长纪录保持者、“传奇耐战王”,他们已经打了七十多年。开始,这主要源于复杂的民族环境。著名的缅甸政治家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在从英国独立时承诺:施行联邦制,各族有权在辖区内充分自治。但很明显,随着昂山的遇刺,这句话变成了狗屁。民族武装不高兴,闹独立;缅族军队大力进剿,一打就是几十年。
这里面有:
国军残党
贩毒集团
缅共和各路民族武装
绝对不当人的军政府独裁者
大家群策群力,让这个独立时经济状况在亚洲排前列的国家,硬是凭实力混成了“亚洲最不发达的国家”。
缅甸民主的象征 昂山素季
2011年,缅甸开启了所谓的“民主时代”,昂山素季领导的“民主联盟”走上了前台。但很明显,缅甸的底层代码没有任何改变:军队仍然主宰一切。当他们的耐心耗尽,2021年,又一次政变给所谓的民主画上了句号,同时将这场内战带到了全新的高度——我们所熟悉的“这一个赛季的缅甸内战”开始了。
民选政府的精神领袖、国务资政、缅甸民主的象征——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在政变后被软禁。但这个人气极高的政府并没有团灭,反而是缅军给原本复杂的内战添加了一个新派系——“民族团结政府”(NUG)。他们以“推翻军政府、迎回二圣”为目标,组建了“人民防卫军”(PDF),然后割据缅甸中部——也就是主体民族缅族聚居的中北部大片乡村。
缅甸形势图(2025年7月)
如此一来,“缅甸军方 VS 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格局被打破,战火直接蔓延到全国。上京曼德勒、新京内比都,甚至是最大城市仰光附近,都出现了游击队。军政府的骚操作,修复了缅族反对派无法参与内战的BUG,杀戮全面升级。
2023年,缅甸境内猖獗的电信诈骗让东方大国感到愤怒。他们对军政府的无能,尤其是面对电诈的低效率忍无可忍,缅军的外交环境急剧恶化。恰逢此时,PDF和北方“三兄弟同盟”(果敢、德昂、若开)一齐进攻,缅军溃如土崩,在全国各条阵线全面失败:数千人不战而降,损失部队高达五位数,多名将军被俘,大量据点丢失。
介于此等局势,军政府不得不低头,在东方大国的斡旋下宣布跟“三兄弟同盟”停火。期间虽有波折,但果敢与军政府之间的停火已经得到贯彻。
今年3月,缅甸遭遇7.9级大地震,超级天灾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各方不得不暂停攻击,应对灾情。
以上,就是缅甸战况的“前情提要”。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缅甸是个什么情况?本轮军政府解除紧急状态、宣布大选,是否跟当下的战况有关?
就缅军而言,可能是战线的缩短,也可能跟俄罗斯友好带来的武器增援,他们在过去几个月内已经逐步从溃败中走了出来,稳住了战线,并展现出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新式战术。
比如:
7月初,缅军在“莫拜之战”中成功拿下据点,使用了无人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7月下旬结束的“瑙丘之战”,虽然战术上并无奇特之处,但在外交上他们学乖了:“兵马未动,东大调停”,然后在对手不从的前提下,以优势火力和兵力,经过一年鏖战,大战20次、小战500多次,歼敌171人,最终攻克了这个人口1.6万的小据点。
瑙丘之战缅军结算画面
一系列胜利,代表着缅军从“最困难的时刻”走了出来,但这不意味着军方有能力结束内战。恰恰相反,他们控制下的缅甸依旧是“四面漏风”。
在北面,克钦邦的克钦独立军,早先掌握了缅甸境内主要的稀土资源和翡翠玉石矿山,据说还跟美国达成了合作,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反映到军事上,那就是近期他们猛攻地区内第二大城市——拥有16万人口的八莫,并杀入了核心城区,逼得缅军“水空齐下”立体增援,才勉强维持住城内的防御。
在西南,钦邦丢得很干净,地区已经实现了“去缅化”,开始搞自治;隔壁的若开邦也是如此。这里的若开军在过去一年来势汹汹,从地图上看,几乎已经掌握了整个若开邦。邦内缅军据点,仅剩跟东大合作的皎漂和跟印度合作的实兑。考虑到国际观瞻,6月下旬开始,缅军大规模驰援皎漂,但目前战况仍不理想。有传闻称,老缅的无能再度震惊了某大国,他们打算以雇佣兵的形式亲自下场保卫皎漂港。
在东南,泰缅边境的克伦武装也很嚣张,号称已经掌控了大部分边境地带,并一直试图截断南方的泰缅交通线。
在中部,PDF的游击区域非常大,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时常会听到炮声,其北部地带也是目前战况最激烈的战区之一。两伙自诩正统的武装杀得你死我活,PDF导致的各种袭扰、冲突更是不计其数。
目前的缅甸局势看:
军政府依然是实力最强的玩家,拥有最大的人口规模和地盘,也能从国际上获取资金和武器,并且跟果敢、佤邦等民地武达成了停战,缩短了战线。
但是,他们的实力仍不足以制霸全国,军队的数量更是远远不够。根据外界推测计算,缅军一线兵力不超过十万,有经验的精锐数量则更少。这么点人要防御整个国家的城市据点,战线实在过于漫长。而且,缅军还要重点防御曼德勒、皎漂等关键位置,对内得时时刻刻预防民众发起的抗议乃至于革命……太难了。
所以,7月底敏昂莱的让步、大选的呼吁,是战场上不利的形势使然。军政府希望通过“联邦制度”“大选”画饼,团结更多的民地武,不求全面和平,多少减轻一些压力。
民族团结政府领导人 杜瓦拉西拉
同时,这次决策也把缅甸推向了一个“临界点”。如果从冲突地图上看,缅甸几乎所有区域都深陷于动荡之中,战争波及到所有人。民众已经忍无可忍,今年底的大选可能是他们最后的期望。
如果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大将能做出实质性的让步,跟民地武达成和解,给缅族区带来发展和稳定,那么缅甸确实有触底反弹的可能。毕竟现在老缅人均GDP1350美元,比老挝都低,远低于咱们之前聊过的津巴布韦,发展的空间非常大,执政者小手一抖搞不好就是高速增长。
然而,就客观来说,这种可能性应该是不存在的。敏昂莱目前仍然在新成立的掌控大权的委员会内主宰一切,换汤不换药的味道很浓。几天前,缅甸军政府发布了新法:任何批评、抵制这次大选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轻的监禁,重的秋后问斩。
PDF以及支持民族团结政府的部分武装已经宣布抵制大选。不出意外,这很可能又是一次权术把戏。新的政治可能会让部分民地武感到满足,进而专注于自己辖区中的内政;也可能彻底引爆缅甸,点燃所有人的不满,让内战进入新的阶段。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